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题密勒塔山玉大禹治水图》 全文: 神禹敷土定九州,帝都之地冀州始。 冀者近也距三河,其中大河巨擘是。 导之虽曰由积石,意在寻源必于尾。 雍州九末继昆崙,于斯可识神禹旨。 乘四载迹遍寰区,曾至否乎难穷纪。 昆崙河源并产玉,大都早见简明语。 设曰积石即河源,是实拘墟耳食矣。 汉武之言有见哉,昆崙产玉千古美。 兹得密勒塔巨材,昆崙宛延干所迤。 其高七尺博三尺,卓立如峰之峛崺。 不中尊罍中图画,石渠古轴传治水。 装潢边幅失姓名,顾展朱赵难率拟。 以为粉本命玉人,宛见劬劳崇伯子。 免收执斧同众工,诚感神明助力亹。 高山以奠及大川,曰椎曰析曰剔酾。 功垂万古德万古,为鱼谁弗钦仰视。 画图岁久或湮灭,重器千秋难败毁。 作歌敬志神禹神,毛晃指南诚小耳。 然而吾更有后言,是器致之以万里。 攻用十年告蒇事,博大悠久称观止。 一之为甚可再乎,曰惕曰惭胥在此。 无服远德莫漫为,求珍玩物或致否。 慎哉长言示奕祀,召伯训当熟读尔。
参考注释雍州 古九州之一 秦孝公据淆函之固,拥 雍州之地。—— 汉· 贾谊《过秦论》 于斯同“ 於此 ”。《楚辞·渔父》:“ 屈原 既放,游於江潭……渔父见而问之曰:‘子非三閭大夫歟?何故至於斯。’” 三国 魏 李康 《运命论》:“‘既明且哲,以保其身’、‘詒厥孙谋以燕翼子’者,昔吾先友,尝从事於斯矣。” 晋 袁宏 《三国名臣序赞》:“时值龙颜,则当年控三杰。 汉 之得材,於斯为贵。” 南朝 梁 任昉 《为齐明帝让宣城郡公第一表》:“家国之事,一至於斯,非臣之尤,谁任其咎。” 识神佛教语。心识,心灵。《魏书·释老志》:“凡其经旨,大抵言生生之类,皆因行业而起,有过去、当今、未来,歷三世,识神常不灭。” 明 叶宪祖 《北印说法》:“几番尘世,识神一点不差移,只为那无明起妄,宿业成迷。” 明 沉德符 《野获编·科场二·甲辰科首题》:“ 朱氏 子弟俟其出场暂憩,漫叩曰:‘大人遴择榜首,何以竟违初志?’ 朱 惊起取卷读之,叹曰:‘我繙閲时殊不觉也,盖识神似为鬼物所掩矣。’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