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明代白圻的《送中丞王阳明抚镇江右》 全文: 龙江风静潮初落,枫叶芦花秋漠漠。 船头击鼓催发船,为君起舞劝君酌。 怜君独擅八斗才,夙承家学继抡魁。 纳忠一疏昭日月,谪官三载留尘埃。 清朝选拔采廷论,碧海神虬岂终困。 省寺回翔几十年,超陟内台持帝宪。 惭予仰德如斗山,敢云契谊同金兰。 二子从君辱陶冶,耳提面命开蒙顽。 使旌摇曳西江路,天子恩威两宣布。 礼乐三年笔底翻,甲兵数万胸中富。 大敷文教畅武功,帝曰汝来匡朕躬。 唐虞治道在古学,朝夕岩廊沃圣衷。
参考注释船头 即“船首” 击鼓 打鼓作声;用鼓声打出信号或表示愿望 击鼓(吹号)要求休战谈判 催发催促出发。 宋 柳永 《雨霖铃》词:“都门帐饮无绪,留恋处、兰舟催发。” 明 徐渭 《雌木兰》第一出:“俺们也是从征的。俺本官説这坊厢里,有箇 花弧 ,教俺们来催发他,一同去路。快着些。” 起舞亦作“ 起儛 ”。1.起身舞蹈。《国语·晋语二》:“ 驪姬 许诺,乃具,使 优施 饮 里克酒 。中饮, 优施 起舞。”《隋书·五行志上》:“ 武帝 讲於 重云殿 ,沙门 誌公 忽然起儛歌乐,须臾悲泣。” 宋 王安石 《后元丰行》:“ 吴 儿踏歌女起舞,但道快乐无所苦。” 蔡东藩 《唐史通俗演义》第十六回:“ 太宗 起舞,诸王等更迭奉觴。” (2).“闻鷄起舞”的省略。表示志士及时奋发,刻苦磨炼。典出《晋书·祖逖传》。 宋 苏辙 《中秋月望十六终夜如昼》诗:“冷澈登临倦,衰慵起舞迟。” 清 纳兰性德 《满庭芳·题元人<芦州聚雁图>》词:“待向中宵起舞,无人处,那有村鸡。” 陈毅 《满江红·游广东旋至海南岛度假一周记沿途所见》词:“应中宵起舞到鷄鸣,练腰脚。”参见“ 闻鸡起舞 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