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刘翰的《江南曲》 全文: 我家东南同野老,自纺落毛采苹藻。 清风满袖读离骚,半亩幽畦种香草。 门前流水鸣溅溅,日暮归来自刺船。 遥山数叠作媚妩,落日断霞明晚川。 雨余汀草涨新绿,红衣湿尽鸳鸯浴。 采莲女儿何处来,唱我春风湖上曲。 瓮头酒熟方新篘,白鱼如银初上钩。 呼儿洗杓醉明月,酒酣更作商声讴。
名句书法欣赏 门前流水鸣溅溅,日暮归来自刺船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流水(1) 流动的水 落花流水春去也。 (2) 商店销售额 流水收入 (3) 立即;赶快;急急忙忙 他流水就说 溅溅(1) 水急速流动的样子 溪谷溅溅 (2) 象声词。流水声 黄河流水鸣溅溅 (3) 另见 jiàn 日暮 太阳快落山的时候 日暮时分,炊烟袅袅 日暮,所击杀者无虑百人。——清· 徐珂《清稗类钞·战事类》 来自 表示来源,但通常不带有肇始之意,而指从原有的以另一形式存在的人或物,通过赋与、移转、演绎、模仿或再生而发生 主要收入来自开采煤矿 刺船(1).撑船。《庄子·渔父》:“乃刺船而去,延缘苇间。”《史记·陈丞相世家》:“ 平 恐,乃解衣躶而佐刺船。”一本作“ 刺舩 ”。 金 朱澜 《宫澜》诗:“採莲宫女分花了,笑把兰篙学刺船。” (2).传说 春秋 时, 成连 教 伯牙 学琴三年, 伯牙 情志仍未能专一,于是用船把 伯牙 送到荒僻无人的岛上,让他从自然界的音响中悟得琴理。事见《乐府古题要解》。后因以“刺船”为使人移情之典。《儒林外史》第二九回:“小弟得会先生,也如 成连先生 刺船海上,令我移情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