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畅襟楼杂言》 全文: 襟怀欲其畅,此意谁弗知。 然而实难哉,杂言托诸辞。 北丰企南稔,东安冀西夷。 大臣希有贤,小吏顾无私。 黔黎胥饱食,老幼均暖衣。 一岁幸若是,绥履仍是期。 惟其所欲多,故致愁繁滋。 我居天下尊,何求弗得之。 尚有如许愁,艰致畅襟时。 而况卑我者,其谁心常怡。
参考注释若是 ——一般用在偏正复句中偏句的开头,表示假设,相当于“要是”、“如果”,正句中常用“就”、“便”跟它相呼应 若是似都管看待我们时,并不敢怨怅。——《水浒传》 他若是不去,我们就让别人去 仍是(1) 还是要,尽管发生了以前的事或以前*考虑过还是要 仍是重要的人物 (2) 形式、条件、状况、数量继续不变 这个条约五十年仍是有效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