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攘羊告罪言何直,舐犊牵情理岂虚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唐代刘兼的《贻诸学童》 全文: 参考注释攘羊《论语·子路》:“吾党有直躬者,其父攘羊而子证之。” 邢昺 疏:“言因羊来入己家,父即取之。”后以“攘羊”谓扬亲之过。《周书·萧大圜传》:“吾闻 湘东王 作《梁史》,有之乎?餘传乃可抑扬,帝纪奚若?隐则非实,记则攘羊。” 宋 刘兼 《贻诸学童》诗:“攘羊告罪言何直,舐犊牵情理岂虚。” 告罪交际上的谦辞,表示情有未恰、理有未安的意思 正刑之轻重,徒以上囚,则呼与家属告罪,阅其服否。——《新唐书·百官志》 自知欠妥,急忙告罪 舐犊老牛以舌舔小牛,所以示爱。喻人之爱其子女。《后汉书·杨彪传》:“﹝ 杨彪 ﹞子 修 为 曹操 所杀。 操 见 彪 问曰:‘公何瘦之甚?’对曰:‘愧无 日磾 先见之明,犹怀老牛舐犊之爱。’” 唐 罗隐 《感别元帅尚父》诗:“疲牛舐犊心犹切,阴鹤鸣雏力已衰。” 清 赵翼 《哭亡儿耆瑞》诗:“此痛自关门户计,岂徒舐犊爱难捐。” 情理(1) 人情与道理 不讲情理 合乎情理 (2) 情绪;思虑 情理难托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