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名句出处出自先秦佚名的《公子重耳对秦客》 全文: 晋献公之丧,秦穆公使人吊公子重耳,且曰:“寡人闻之,亡国恒于斯,得国恒于斯。 虽吾子俨然在忧服之中,丧亦不可久也,时亦不可失也,孺子其图之!” 以告舅犯。 舅犯曰:“孺子其辞焉。 丧人无宝,仁亲以为宝。 父死之谓何?又因以为利,而天下其孰能说之?孺子其辞焉!”公子重耳对客曰:“君惠吊亡臣重耳。 身丧父死,不得与于哭泣之哀,以为君忧。 父死之谓何?或敢有他志,以辱君义。 ”稽颡而不拜,哭而起,起而不私。 子显以致命于穆公。 穆公曰:“仁夫公子重耳!夫稽颡而不拜,则未为后也,故不成拜。 哭而起,则爱父也。 起而不私,则远利也。 ” 名句书法欣赏 身丧父死,不得与于哭泣之哀,以为君忧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不得 用在动词后面,表示不可以或不能够 吾不得而见之矣。——清·袁枚《黄生借书说》 哭泣 有声称哭,无声称泣;泛指小声地哭 他们在一起哭泣 以为 认为 自以为不失天下之士。——《史记·平原君虞卿列传》 以为旦噬己也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三戒》 以为鄙吝。——宋· 司马光《训俭示康》 孤常读书,自以为大有所益。——《资治通鉴》 自以为必死。——《资治通鉴·唐纪》 以为豪。——明· 魏禧《大铁椎传》 以为妙绝。——《虞初新志·秋声诗自序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