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慕容彦逢的《答王及之贤良见寄》 全文: 公圭侯印人所优,利锁名缰吾所羞。 耿耿有怀非隐忧,思得佳士从之游。 今年折腰来佐县,辞采接君心自见。 怀刺过寻不问程,剥啄扣关谐所愿。 谁云白首交如新,倾盖相逢如故人。 囊中制作绝伦类,和璧隋珠无足珍。 心醉归来书文室,却怪前宵梦椽笔。 至音寂寞知者稀,安得论文永足日。 可嗟吏道事奔驰,信信不见元紫芝。 胸襟不复忧鄙吝,圆缄寄我愁霖诗。 得诗三复云笺卷,喜气填膺光满面。 一首能轻万户侯,绿发幸交三语掾。 我今尔耳何为哉,汗漫如君心自灰。 为君挹尽双溪水,不发纤尘污两耳。
参考注释万户侯(1).食邑万户之侯。《战国策·齐策四》:“有能得 齐王 头者,封万户侯。”《史记·李将军列传》:“惜乎,子不遇时!如令子当 高帝 时,万户侯岂足道哉!” 明 何景明 《鲁连》诗:“不受万户侯,长揖千乘君。” (2).用以泛指高爵显位。 唐 杜牧 《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》诗:“谁人得似 张公子 ,千首诗轻万户侯。” 宋 陆游 《山中夜归戏作短歌》:“少年意薄万户侯,白首乃作穷山囚。” 毛泽*东 《沁园春·长沙》词:“指点江山,激扬文字,粪土当年万户侯。” 三语掾南朝 宋 刘义庆 《世说新语·文学》:“ 阮宣子 有令闻,太尉 王夷甫 见而问曰:‘ 老 庄 与圣教同异?’对曰:‘将无同。’太尉善其言,辟之为掾。世谓‘三语掾’。”《晋书·阮瞻传》亦载此事,但 王衍 作 王戎 , 阮修 作 阮瞻 。后常以“三语掾”作为幕府官的美称。 唐 刘商 《杂言哀悼姚仓曹》诗:“可怜三语掾,长作九泉灰。” 宋 苏轼 《虔州景德寺荣师湛然堂》诗:“欲知妙湛与总持,更问 江 东三语掾。” 金 元好问 《益父曹弟见过》诗:“从事旧惭三语掾,通家犹记十年兄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