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苏颂的《次韵杨立之见别》 全文: 梁苑昔倾盖,膺门尝赠鞭。 几回留客舍,四纪度星躔。 染翰频穿砚,翻书屡绝编。 文章传累世,功业慕当年。 怀宝思求售,趋时辄遘邅。 宋忠徒问卜,孟子本知天。 得丧时难必,穷通命使然。 半生淹贡部,晚节困乘田。 事监才非称,歊喧性未便。 畏途嗟坎壈,野思忆潺湲。 解绂无终竞,同袍每共怜。 老来心更逸,归去乐应全。 凤融翔千仞,鲵蟠入九渊。 旧交尤惜别,后学欲钻坚。 湖峤新营第,河滨促放船。 一经勤教子,三径往邻贤。 顾我今耆艾,投间竚冶甄。 何时江海上,拂榻重相延。
名句书法欣赏 凤融翔千仞,鲵蟠入九渊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千仞形容极高或极深。古以八尺为仞。《庄子·秋水》:“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,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。” 汉 桓宽 《盐铁论·刑德》:“千仞之高,人不轻凌。” 晋 司马彪 《赠山涛》诗:“上凌青云霓,下临千仞谷。” 清 方文 《陈卧子子龙》诗:“惠心烛千仞,雄风扇八区。” 九渊(1).深渊。语出《庄子·列御寇》:“夫千金之珠,必在九重之渊,而驪龙頷下。” 汉 贾谊 《吊屈原文》:“袭九渊之神龙兮,沕深潜以自珍。”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清鉴》:“掇怀珠之蚌於九渊之底,指含光之珍於积石之中。” 清 唐甄 《潜书·抑尊》:“於斯之时,虽有善鸣者,不得闻於九天;虽有善烛者,不得照於九渊。” (2).古乐歌名。《周礼·春官·大司乐》“以乐舞教国子” 唐 贾公彦 疏:“ 少昊 之乐曰《九渊》。”按,其辞早失传, 唐 元结 曾采用其名补作乐歌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