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名句出处出自明代沈守正的《灵隐寺》 全文:九里松阴秀郁回,石幢宝刹入云开。
 山从何处分身至,溪自当年洗耳来。
 嶂雨长迷隋后塔,梵声□落谢儿台。
 惭予朝夕登过饱,不及延清作赋才。
 
 参考注释九里松地名。在 浙江省  杭州市  西湖 北。 唐 刺史 袁仁敬 守 杭 时,于 行春桥 至 灵隐 、 三天竺 间植松,左右各三行,凡九里,苍翠夹道,人称 九里松 。后即以 九里松 名其地。 宋  吴说 有“九里松”题匾。见 宋  周密 《武林旧事·湖山胜概》、 明  田汝成 《西湖游览志·北山胜迹》。 石幢古代祠庙中刻有经文、图像或题名的大石柱。有座有盖,状如塔。 唐  岑参 《酬畅当嵩山寻麻道士见寄》诗:“阴洞石幢微有字,古檀松树半无枝。” 元  吴复 逸句:“云气上天星剑溼,龟文入地石幢深。” 清  王士禛 《池北偶谈·谈献五·岘山幢宋人题名》:“ 襄阳  峴山  羊公祠 有石幢一枚,凡六面,高六尺,每面阔九寸,有盖有座。” 清  钱泳 《履园丛话·碑帖·唐石幢》:“ 吴门 碑刻,遭 建炎 兵火,十不存一,故 汉  唐 之碑絶少,今所存者惟石幢耳。” 宝刹 对佛教寺院的美称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