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石介的《过魏东郊》 全文: 全魏地千里,雄大视区宇。 黄河为血脉,太行为筋膂。 地灵育圣贤,土厚含文武。 堂堂柳先生,生下如猛虎。 十三断贼指,闻者皆震怖。 十七著野史,才俊凌迁固。 二十补亡书,辞深续尧禹。 六经皆自晓,不看注与疏。 述作慕仲淹,文章肩韩愈。 下唐二百年,先生固独步。 投篇动范杲,落笔惊王祜。 四方交豪杰,群公走声誉。 一上中高第,数年编士伍。 五命为御史,连出守方土。 事业过皋夔,才能堪相辅。 凤凰世不容,众鸟竞嘲诉。 狱中饥不死,特地生爪距。 貔貅十万师,盟津直北渡。 塞上诸猛将,低头若首鼠。 渴忆海为浆。 饥思鳌为脯。 两手拿人肝,大床横牛肚。 一饮酒一石,贼来不怕惧。 账下立孙吴,樽前坐伊吕。 笑谈韬钤间,出入经纶务。 匈奴恨未灭,献策言可肤。 幽州恨未复,上书言可取。 好文有太宗。 好武有太祖。 先生文武具,命兮竟不遇。 死来三十载,荒草盖坟墓。 四海无英雄,斯文失宗主。 竖子敢颠狂,黠戎敢慢侮。 我思柳先生,涕泪落如雨。 试过魏东郊,寒鸦啼老树。 丈夫肝胆丧,真儒魂魄去。 瓦石固无情,为我亦惨沮。
名句书法欣赏 笑谈韬钤间,出入经纶务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笑谈 笑话;笑料 传为笑谈 韬钤(1).古代兵书《六韬》、《玉钤篇》的并称。后因以泛指兵书。 宋 孙光宪 《北梦琐言》卷五:“ 赵蕤 者, 梓州 盐亭县 人也,博学韜鈐,长於经世。” 明 谢肇淛 《五杂俎·人部一》:“ 宋令文 、 彭博通 徒鬭气力,而不习韜鈐。” 清 感惺 《断头台·受谳》:“一班儿晓夜习韜鈐,磨新剑,著先鞭,估量着直捣到 长山 、 黑水 边。” (2).借指用兵谋略。 唐 张说 《将赴朔方军应制》诗:“礼乐逢明主,韜鈐用老臣。” 清 王韬 《拟上当事书》:“ 湘 军、 淮 军夙称劲旅,统兵大员皆身经百战之名将,久嫺行阵,深諳韜鈐。” (3).借指武将。 明 张煌言 《答赵安抚书》:“凡縉绅之家,韜鈐之族……概无诛求,以示宽厚。” 出入 不符之处,差距 有出入 经纶(1) 整理过的蚕丝 (2) 比喻筹划治理国家大事 经纶世务者,窥谷忘反。——《艺文类聚·吴均·与朱元思书》 大展经纶 满腹经纶 (3) 借指抱负与才干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