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名句出处出自唐代白居易的《赠樊著作》 全文:阳城为谏议,以正事其君。
 其手如屈轶,举必指佞臣。
 卒使不仁者,不得秉国钧。
 元稹为御史,以直立其身。
 其心如肺石,动必达穷民。
 东川八十家,冤愤一言伸。
 刘辟肆乱心,杀*人正纷纷。
 其嫂曰庾氏,弃绝不为亲。
 从史萌逆节,隐心潜负恩。
 其佐曰孔戡,舍去不为宾。
 凡此士与女,其道天下闻。
 常恐国史上,但记凤与麟。
 贤者不为名,名彰教乃敦。
 每惜若人辈,身死名亦沦。
 君为著作郎,职废志空存。
 虽有良史才,直笔无所申。
 何不自著书,实录彼善人。
 编为一家言,以备史阙文。
 
 名句书法欣赏 其手如屈轶,举必指佞臣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屈轶亦称“ 屈佚草 ”。亦称“ 屈草 ”。1.古代传说中一种草,谓能指识佞人,故又名“指佞草”。 汉  王充 《论衡·是应》:“屈軼,草也。安能知佞?” 晋  张华 《博物志》卷三:“ 尧 时有屈佚草,生於庭,佞人入朝,则屈而指之。” 南朝  齐  谢朓 《三日侍华光殿曲水宴代人应诏》诗:“屈草戒諛,阶蓂纪日。” 唐  李咸用 《读修睦上人歌篇》诗:“才似烟霞生则媚,直如屈軼佞则指。” 唐  苏味道 《赠封御史入台》诗:“夕鸦共鸣舞,屈草接芳霏。” 章炳麟 《原儒》:“屈軼指佞, 黄帝 骑龙。” (2).比喻能识别奸佞的贤臣。《旧唐书·袁高薛存诚等传赞》:“唯 袁 与 薛 ,人中屈軼。” 清  钱谦益 《南京江西道陈必谦授文林郎制》:“人中屈軼,京国为之耸观。” 佞臣 奸邪谄媚的臣子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