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欧阳修的《代书寄尹十一兄杨十六王三》 全文:并辔登北原,分首昭陵道。
 秋风吹行衣,落日下霜草。
 昔日憩巩县,信马行草早。
 行行过任村,遂历黄河隩。
 登高望河流,汹汹若怒闹。
 予生平居南,但闻河浩渺。
 停鞍暂游目,茫洋肆惊眺。
 并河行数曲,山坡亦萦绕。
 甖子与山口,呀险乃天灶。
 秤钩真如钩,上下欲颠倒。
 虎牢吏当关,讥问名已告。
 荥阳夜闻雨,故人留我笑。
 明朝已高尘,輤车引旌纛。
 传云送主丧,窀穸诣坟兆。
 后乘皆辎軿,轮毂相辉照。
 辟易未及避,庐儿已呵噭。
 午出郑东门,下马仆射庙。
 中牟去郑远,记里十余堠。
 抵牟日已暮,仆马困米槁。
 渐望阊阖门,崛若中天表。
 趋门争道入,羁鞅不及掉。
 浪墥游九衢,风埃叹何浩。
 京师天下聚,奔走纷扰扰。
 但闻街鼓喧,忽忽夜复晓。
 追怀洛中俊,已动思归操。
 为别未期月,音尘一何杳。
 因书写行役,聊以为君导。
 
 参考注释明朝 〈方〉∶明天 高尘崇高的风范。 南朝  梁  沉约 《与何胤敕》:“吾虽不学,颇好博古,尚想高尘,每怀击节。” 輤车柩车。 宋  欧阳修 《代书寄尹十一兄杨十六王三》诗:“明朝已高尘,輤车引旌纛。” 宋  曾巩 《胡太傅挽词》之二:“輤车俄就路,瑞节始还乡。” 旌纛(1).大旗。亦泛指旗帜。 唐  贾岛 《寄沧州李尚书》诗:“迢递瞻旌纛,浮阳寄咏言。” 宋  苏轼 《次韵滕元发许仲涂秦少游》:“两邦旌纛光相照,十亩锄犂手自亲。” 宋  辛弃疾 《满江红·和卢国华》词:“记江湖十载,厌持旌纛。” (2).犹尊驾。 宋  陈亮 《与章德茂侍郎书》之三:“已经新元,缅惟旌纛所至,百神呵卫,台候动止万福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