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吕祖俭的《晁景迂大观庚寅冬为四明船场后七十有余年某》 全文: 鄞川旧有船司空,小亭晚望江之东。 父老犹能理前话,无钱无木人无功。 风流已往四十载,水仙木犀徒自红。 吾尝夜看司空集,元符上书入邪中。 岁月蹉跎今几许,俯仰一身随转蓬。 自尔怕道四明守,讵有律吕为始终。 易系后谱此时有,又得刚说来发蒙。 鲁人猎较亦猎较,复使妙句追飞鸿。 朅来海头四阅月,尘埃满袖生{左毛右蒙}{左毛右童}。 平生执鞭所欣慕,追寻故迹得数弓。 超然之名犹可想,海气微茫日未曨。 越中岂是不好事,别乘皆贤心已{左忄右充}。 场官缱绻真我友,欲来卜筑祠此翁。 大书特书景迂号,庶几遗躅常清通。 簿书期会目前耳,此意当令齐洛嵩。 丰公室外草芃芃,了斋却埽耳若聋。 当时二士相游从,夜阑太息非为躬。 年运而往将溟濛,后辈风□□□□。 薄材微宦犹未工,尸祝越俎自忡忡。 谁图遗像寘学宫,时与先儒相磨礲。 却归金华守吾宗,端坐水出固其穷。
参考注释缱绻(1) 牢结;不离散 缱,缱绻,不相离也。——《说文新附》 无纵诡随,以谨缱绻。——《诗·大雅》 (2) 情意深厚 少尽缱绻。——唐· 李朝威《柳毅传》 以后对饮对唱,缠*绵缱绻。——《红楼梦》 真我佛教语。涅槃四德之一。亦称“ 大我 ”,与“妄我”相对,谓出离生死烦恼的自在之我。《俱舍论·破执我品》:“故佛説正*法,如牝虎衔子,执真我为有,则为见牙伤,拨俗我为无,便坏善业子。” 唐 皎然 《禅思》诗:“真我性无主,谁为尘识昏。” 卜筑择地建筑住宅,即定居之意。《梁书·外士传·刘訏》:“﹝ 刘訏 ﹞曾与族兄 刘歊 听讲於 钟山 诸寺,因共卜筑 宋熙寺 东涧,有终焉之志。” 唐 孟浩然 《冬至后过吴张二子檀溪别业》诗:“卜筑依自然, 檀溪 不更穿。”《明史·唐顺之传》:“﹝ 唐顺之 ﹞卜筑 阳羡山 中,读书十餘年。” 清 赵翼 《华峒》诗:“他年拟抽簪,卜筑於此寄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