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清代方浚师的《游七星岩归漫赋》 全文: 自从官京师,趋车畏尘坌。 今兹簿领间,偶发游山愿。 良朋约三五,各诩腰脚健。 甫出城北门,田畴绿草蔓。 分秧劳农夫,荷蓑立水面。 南方节候早,于此乃益见。 云重头似压,径仄踵欲穿。 七朵奇峰悬,相看目惊眩。 高者天可倚,低者地能旋。 猛如狮象卧,雄如兵甲顿。 排如玉笋班,焕如霞锦缘。 峥嵘纷起伏,崱屴争后先。 左得右已失,此舍彼复恋。 巍巍天门开,露出摩尼殿。 了无斧凿痕,五丁力恐逊。 放胆步石室,披襟豁烦闷。 长桥中央驾,绵亘拖匹练。 初愁阴冷甚,继觉情景变。 半空一滴水,声若碎玉片。 涓涓不停住,遂尔成回漩。 可是骊龙醒,含珠时喷噀。 再进境愈佳,晓天明一线。 持梃击石鼓,噌吰音自远。 惜哉钟久哑,常抱不鸣恨。 我行足渐软,颇悔游未遍。 禅房且栖息,蔬笋具晨膳。 老僧前致词,使君得毋倦。 汲泉瀹新茗,清腴胜阳羡。 归来整匡床,酣睡抛书卷。 好山复入梦,岚翠增妍茜。 忽然大雨倾,满身珍珠溅。 阿香持北斗,霹雳闪紫电。 斯时两腋轻,凌风任推转。 飞上最高峰,寒气逼衫袨。 众星落我手,抱之金光缠。 一笑开双眸,摩挲端石砚。
参考注释禅房 寺院建筑的一部分,僧徒尼姑的静修居住、讲经颂佛的房屋,也泛指寺院 曲径通幽处,禅房花木深。——常建《题破山寺后禅院》 栖息(1) 歇息 夜里,鹧鹕在残枝上、草丛下、灌木丛下栖息 (2) 暂住 那些旅馆已被废弃,而我们就在那里栖息 (3) 隐遁 蔬笋(1).蔬菜和笋。 宋 王明清 《挥麈后录》卷二:“ 康节 云:‘野人岂识堂食之味,但林下蔬笋,则尝喫耳。’” (2).指酸馅气。 宋 苏轼 《赠诗僧道通》诗:“语带烟霞从古少,气含蔬笋到公无。”自注:“谓无酸馅气也。”参见“ 酸馅气 ”。 晨膳早餐。《宋史·高登传》:“ 登 事其母至孝,舟行至 封 康 间,阻风,方念无以奉晨膳,忽有白鱼跃于前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