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诣香山祷雨叠旧作初游香山诗韵》 全文:客岁历招提,相隔倏已久。
 赤帝司南方,清和斯夏首。
 来牟秋已歉,布谷时恐后。
 惟民命系兹,恃以糊其口。
 蜥蜴竟难致,空复验蝌蚪。
 我闻神所妥,率在深林薮。
 是地有灵潭,毋乃苍龙守。
 但祈溥膏泽,屈礼吾何有。
 播之未栖田,耘之安容手。
 步祷攀烟萝,遑计磴道陡。
 沾衣汗已淋,举袂风飏垢。
 飞廉下元冥,轰砉雷应吼。
 大士慈悲心,甘露洒杨柳。
 须臾遍九垓,枯槁苏东亩。
 旋憩来青轩,为启来青牖。
 昨夏喜农诗,草书悬壁右。
 对之自忸怩,不待他人丑。
 见理既未确,触物皆成诱。
 返己试品评,臧少而多否。
 率此致咎徵,讵是明神负。
 敢期雨必零,尚惠云相偶。
 
 参考注释相偶亦作“ 相耦 ”。1.男女婚配;结为伴侣。 汉  班固 《白*虎通·嫁娶》:“七八十五,阴阳之数备,有相偶之志。” 宋  孙光宪 《应天长·赠酒妓》词:“醉 瑶臺 ,擕玉手,共燕此宵相偶。” 清 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锺生》:“娘子仙人,相耦为幸,但有祸患,恐致乖违。” (2).成双,成对。 南朝  梁 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丽辞》:“若夫事或孤立,莫与相偶,是 夔 之一足,趻踔而行也。” 金  王若虚 《<论语>辨惑四》:“博学而篤志,切问而近思,大势则两句相耦,细分则四句各为用。” (3).共处;在一起。 南朝  梁  江淹 《思北归赋》:“况北州之贱士,为炎土之流人,共魍魎而相偶,与蠨蛸而为邻。”《新唐书·百官志三》:“官吏奴婢有技能者配诸司,妇人入掖庭,以类相偶。” (4).相对。 明  高攀龙 《湖上闲居季思子往适至》诗:“默默各自怡,一室閒相偶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