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名句出处出自元代王恽的《蝶恋花 昔鹿庵  轩,乐育淇上,一时秀造,》 全文:宾王校本改)中元已来,例宦游四方。
 仆二十年间,三至乡里,慨然有离索之叹。
 今岁投绂自济南来归,而诸公颇集。
 所欠者惟王尚书子勉,傅漕使士开耳。
 因赋乐府以见欢会之不恒,聚敬之有数也。
 至于义安分定,词兼六客,倚声者当自知之。
 恐酒酣耳热后,不无倒冠落佩之谪也淇水当年麟凤渚。
 回首飞翔,落落风云举。
 三叠阳关回首处。
 渭城柳色朝来雨。
 今夕何年天所与。
 白发归来,一笑同歌舞。
 醉里相将寻杖履。
 
 参考注释相将(1) 相随,相伴 两个相将旅游 (2) 将近,行将 有秦兵二十万围了 晋城 韩国,相将半月有余。——《秦併六国平话》 杖履(1).老者所用的手杖和鞋子。 唐  李商隐 《为山南薛从事谢辟启》:“方思捧持杖履,厕列生徒;岂望便上仙舟,遽尘莲府。” 清  钱谦益 《祭都御史曹公文》:“儼觚稜之在望,撰杖履其奚从?” (2).对老者、尊者的敬称。 宋  苏轼 《夜坐与迈联句》:“乐哉今夕游,復此陪杖履。” 明  张煌言 《祭建国公郑羽长鸿逵文》:“千里片鸿,经年尺鲤,北顾旌旗,南询杖履。” 清  姚鼐 《复曹云路书》:“贤从子谓杖履秋冬或来郡,然则不尽之意可面陈。” (3).谓拄杖漫步。 唐  朱庆馀 《和刘补阙秋园寓兴》之三:“逍遥人事外,杖履入杉萝。” 清  曹寅 《读梅耦长<西山>诗》诗:“杖履凌云巔,行歌弔龙宅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