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黄庚的《偶书》 全文:百岁集孤夜,山楼起呼月。
 秋虫声转非,感此众芳歇。
 人身非金石,青鬓忽已雪。
 逾淮橘心秋,出山泉水汩。
 猗兰抱香死,不受蓁莽没。
 凤德嗟已衰,宣尼欲浮海。
 赖有载道经,神功补元宰。
 删诗挽风变,系易忧世骇。
 春秋笔削严,西秦书乃来。
 微义将誓周,逆悲大运改。
 悠悠千古心,死后文书在。
 
 参考注释猗兰(1). 汉 殿名。相传 汉武帝 诞生前,父 景帝 梦赤彘从云中而下,入 崇兰阁 ,因改阁名为 猗兰殿 。后 武帝 生于此殿。见旧题 汉  郭宪 《洞冥记》。 唐  杨炯 《幽兰赋》:“ 楚襄王  兰臺 之宫,零落无丛, 汉武帝  猗兰 之殿,荒凉几变。”借指帝业。 唐  杜甫 《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》诗:“仙李蟠根大, 猗兰 奕叶光。” 杨伦 笺注:“《汉武故事》:‘帝以七月七日旦,生於 猗兰殿 。’” (2).古琴曲《猗兰操》的省称。 明  王守仁 《龙潭夜坐》诗:“临流欲写《猗兰》意, 江 北 江 南无限情。” 明  徐霖 《绣襦记·试马调琴》:“再弹一曲《猗兰》如何?”参见“ 猗兰操 ”。 (3).喻情操高洁之士。 清  杜岕 《将之吴门述怀呈荔轩》诗:“书此誌远游,取琴重为弹。皪哉匡时略,谅弗弃猗兰。” 清  刘献廷 《感兴》诗之一:“长松萎空山,猗兰秀空谷。” 蓁莽(1).杂乱丛生的草木。 明  陈所闻 《中秋同齐王孙瑞堂春堂虎丘坐月》词:“披蓁莽,英雄曾此据封疆。” 清 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辛十四娘》:“见殿后一院,石路光明,无復蓁莽。” (2).引申为纷乱。 郑观应 《盛世危言·教养》:“於是老者、智者必授其精巧之法於少者、愚者,以为觅食之具矣,此教养之道所由兆基於蓁莽之世也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