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释祖可的《观壮舆所藏伯时马》 全文: 平生徒说追风足,厌见驽骀饱刍粟。 刘侯为出二马图,缅想权奇在坰牧。 本朝不伐大宛城,公初得之无乃惊。 胡沙燕山在吾目,短草落日低边明。 雄姿忽作风动壁,意气腾骧欲无敌。 前者骄矜后者驰,信矣能先鸟疾飞。 圉人亦复神超然,亮作俗肉勤加鞭。 吁嗟骏骨世定有,良乐不逢长弃捐。
参考注释本朝(1) 古人认为朝廷是国家的根本,所以称朝廷为本朝 (2) 称自己所处的王朝 不伐不自夸耀。《易·繫辞上》:“劳而不伐,有功而不德,厚之至也。” 三国 魏 刘劭 《人物志·释争》:“盖善以不伐为大,贤以自矜为损。”《明史·常遇春传赞》:“ 中山 持重有谋,功高不伐,自古名世之佐无以过之。” 大宛古国名。为 西域 三十六国之一,北通 康居 ,南面和西南面与 大月氏 接,产汗血马。大约在今 苏联 费尔干纳 盆地。见《史记·大宛列传》、《汉书·西域传上·大宛国》。因其地产名马,后亦称骏马为“大宛”。 唐 白行简 《李娃传》:“有一人控大宛,汗流驰至。” 之无(1).之字与无字。 唐 白居易 《与元九书》:“僕始生六七月时,乳母抱弄於书屏下,有指无字之字示僕者,僕虽口未能言,心已默识。” 金 元好问 《赠利州侯神童》诗:“极知之无不足讶,更恐洛诵难为功。” (2).借指简单易识之字。 明 刘元卿 《贤奕编·应谐·乍解张皇》:“ 汝 有田舍翁,家貲殽盛,而累世不识之无。”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医术》:“张曰‘我仅识之无耳,乌能是?’道士笑曰:‘迂哉!名医何必多识字乎?但行之耳。’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