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唐代王维的《戏赠张五弟諲三首(时在常乐东园,走笔成)》 全文: 吾弟东山时,心尚一何远。 日高犹自卧,钟动始能饭。 领上发未梳,妆头书不卷。 清川兴悠悠,空林对偃蹇。 青苔石上净,细草松下软。 窗外鸟声闲,阶前虎心善。 徒然万象多,澹尔太虚缅。 一知与物平,自顾为人浅。 对君忽自得,浮念不烦遣。 张弟五车书,读书仍隐居。 染翰过草圣,赋诗轻子虚。 闭门二室下,隐居十年馀。 宛是野人野,时从渔父渔。 秋风自萧索,五柳高且疏。 望此去人世,渡水向吾庐。 岁晏同携手,只应君与予。 设罝守毚兔,垂钓伺游鳞。 此是安口腹,非关慕隐沦。 吾生好清净,蔬食去情尘。 今子方豪荡,思为鼎食人。 我家南山下,动息自遗身。 入鸟不相乱,见兽皆相亲。 云霞成伴侣,虚白侍衣巾。 何事须夫子,邀予谷口真。
参考注释五车书《庄子·天下》:“ 惠施 多方,其书五车。”后用以形容读书多,学问渊博。 宋 辛弃疾 《满江红·呈茂中》词:“算胸中,除却五车书,都无物。” 明 沉鲸 《双珠记·假恩图色》:“人读五车书,偏我无一句。” 清 高昌寒食生 《乘龙佳话·下第》:“问世休矜三尺剑,骄人还是五车书。”亦省作“ 五车 ”。 南朝 宋 鲍照 《拟古》诗之二:“两説穷舌端,五车摧笔锋。” 唐 知玄 《答僧澈》诗:“五车外典知谁敌,九趣多才恐不如。” 清 孙枝蔚 《溽暑过汪舟次园中留饮分得鸦字萝字》诗:“有客寻三径,因君破五车。” 读书(1) 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(2) 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 隐居 退居乡里,不肯出仕。退居山野 隐居之室。——明· 刘基《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