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两汉张衡的《经史阁四言诗》 全文: 玄黄氤氲,混沌未死。 道隐冥默,文郁雕跂。 蚩蚩熙熙。 结绳而治。 谁凿七窈,鸿蒙拊髀。 马图鸟迹,彷佛文字。 羲轩勋华,授受一理。 典谟训话,浑浑无拟。 天生素王,躬服仁义。 宪章祖述,参赞经纬。 经揭日月,史严辞事。 九流说铃,诸子疣赘。 秦灰小厄,鲁壁阐秘。 白首齐生,口诵臆记。 枝叶扶疏,风流委靡。 汉兴购求,六经大奋。 舒向校雠,班马传纪。 尔雅同风,沿袭世次。 宋三百年,超轶姚姒。 际海薄天,声教渐被。 惟此东邑,蔼蔼多士。 孔墙巍巍,重屋丹绮。 群玉之府,五经之笥。 排签插架,堆案盈几。 藻饰皇猷,驰骋帝轨。 兰薰颜冉,玉洁曾史。 物忌太盛,道有中否。 何物坏宅,有士抱器。 坛荒杏老,墉鼠穴虺。 川竭珠逃,椟破玉毁。 炷灯拭案,篇壒燬。 观鹳雅鸦,鲁鱼亥豕。 斲轮糟粕,负蛉口耳。 忘筌舍蹄,出足弃履。 文未丧天,道不坠地。 起废者谁,孟母之子。 薄言采藻,於彼沼沚。 鸠工损资,不损廪饩。 榱桷得宜,轮奂有炜。 肩摩踵接,出入槐市。 非此乔木,畴克大庇。 非我宗匠,孰主张是。 祖有令德,世济其美。 休声日流,与道终始。
名句书法欣赏 尔雅同风,沿袭世次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尔雅 中国古代最早解释词义的专著,汉代学者缀辑而成。《汉志·尔雅》30篇,传至今只有19篇。后世经学家多用以考证解释儒家经典的 义意,遂成为《十三经》之一,注释《尔雅》的有晋人郭璞(注)、宋人邢昺(疏)、清人邵晋涵(尔雅正义)、郝懿行(尔雅义疏) 同风(1).格调、风格相同。 汉 班固 《两都赋序》:“而后大 汉 之文章,炳焉与三代同风。” 三国 魏 曹植 《与杨德祖书》:“以 孔璋 之才,不闲於辞赋,而多自谓能与 司马长卿 同风。” 唐 刘知几 《史通·鉴识》:“然此二书,虽互有修短,递闻得失,而大抵同风,可为连类。” (2).谓同受天子之教化。《汉书·王吉传》:“《春秋》所以大一统者,六合同风,九州共贯也。” 明 屠隆 《綵毫记·为国荐贤》:“九重临化日,万国喜同风。” 沿袭 依照旧传统或规定办理;因袭 世次 年代的先后 于世次为叔父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