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楚汉雌雄迹已陈,三家鼎峙徒纷纷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斗蟋蟀》 全文: 参考注释楚汉(1).指 秦 汉 之际, 项羽 、 刘邦 分据称王的两个政权。《史记·郦生陆贾列传》:“且两雄不俱立, 楚 汉 久相持不决……天下之心未有所定也。” 唐 杜甫 《园人送瓜》诗:“ 东陵 跡芜絶, 楚 汉 休征讨。” 明 高启 《赠李外史》诗:“我闻 安期 古策士,亲见 楚 汉 争雌雄。” 清 陈维崧 《满江红·汴京怀古》词:“ 汜水 敖仓 ,是 楚 汉 提戈边界。” (2).指 楚 地 汉水 之滨。 唐 李白 《驾去温泉宫后赠杨山人》诗:“少年落魄 楚 汉 间,风尘萧瑟多苦颜。” 王琦 注:“ 楚 , 战国 时 楚王 所据之地。 汉 , 汉水 之滨。” 雌雄(1) 雌和雄 双兔傍地走,安能辨我是雄雌?——北朝乐府《木兰诗》 (2) 比喻胜败、高下 三家(1).极言人户之少。《韩非子·难势》:“无庆赏之劝,刑罚之威,释势委法, 尧 舜 户説而人辩之,不能治三家。” 宋 陆游 《野意》诗:“隄长逾十里,村小只三家。” (2).指 春秋 鲁 大夫 孟孙氏 、 叔孙氏 、 季孙氏 。《论语·八佾》:“三家者以《雍》彻。” 朱熹 集注:“三家, 鲁 大夫 孟孙 、 叔孙 、 季孙 之家也。” 清 俞正燮 《癸巳类稿·乡兴贤能论》:“天欲 鲁 以 孔子 代三家。” (3).指 春秋 晋 之三卿 韩 、 赵 、 魏 。《鹖冠子·武灵王》:“三家用此而 智氏 亡, 韩 用此而东分。”《史记·天官书》:“三家分 晋 ,并为战国。” (4).指 汉 代传《诗》的 齐 、 鲁 、 韩 三派。《汉书·艺文志》:“ 汉 兴, 鲁 申公 为《诗》训詁,而 齐 辕固 、 燕 韩生 皆为之传……三家皆列於学官。” (5).指 汉 代传《尚书》的 欧阳 、 大夏侯 、 小夏侯 三派。《后汉书·刘陶传》:“ 陶 明《尚书》《春秋》,为之训詁,推三家《尚书》。” 李贤 注:“三家谓 夏侯建 、 夏侯胜 、 欧阳和伯 也。” (6).指解说《春秋》的 左氏 、 公羊 、 穀梁 三派。 清 江藩 《汉学师承记》绪言:“於《春秋》,则採三家之精华,斥 安国 之迂谬。” (7).指古代天文学中的盖天、宣夜和浑天三种学派。《晋书·天文志上》:“古言天者有三家,一曰盖天,二曰宣夜,三曰浑天。” (8).指三皇。《后汉书·马融传》:“軼越三家,驰骋五帝。” 李贤 注:“三家,三皇也。” (9).指 夏 、 商 、 周 。 汉 王充 《论衡·正说》:“案《礼》, 夏 、 殷 、 周 三家,相损益之制,较著不同。” 汉 王符 《潜夫论·断讼》:“五代不同礼,三家不同教,非其苟相反也,盖世推移而俗化异也。”参见“ 三代 ”。 鼎峙鼎立,三方面并峙 如:三峰鼎峙 自擅江表,成鼎峙之业。——《三国志·孙权评传》 纷纷(1) 多而杂乱 千里黄云白日曛,北风吹雁雪纷纷。——唐· 高适《别董大》 纷纷暮雪下辕门,风掣红旗冻不翻。——唐· 岑参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》 (2) 一个接一个地,接二连三地 霓为衣兮风为马,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。——唐· 李白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