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唤起劳生一睡眼,一时于此得惺惺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释怀深的《殷员外为包山铸钟毕求偈》 全文: 参考注释唤起(1) 把 从睡梦中叫起 跑到冒着火焰的房子里唤起了这位老人 (2) 激起回忆、联想 这个地方唤起了人们对更幸福的年代的回忆 生一即 太一 。神名。 唐 颜真卿 《刻清远道士诗因而继作》诗:“登坛仰 生一 ,捨宅叹珣珉。”参见“ 太一 ”。 睡眼初醒时犹带睡意的眼睛。 鲁迅 《呐喊·明天》:“他抬头看时,正是 蓝皮阿五 ,睡眼朦胧的跟着他走。” 杨啸 《大字报》:“ 王老明 被人们笑醒了,揉着惺忪的睡眼,老婆子在一旁狠狠地瞪了他几眼。” 一时(1) 一个时期 此一时彼一时 一时多少豪杰。——宋·苏轼《念奴娇·赤壁怀古》 (2) 短时间 一时半刻 一时纫。——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 一时从者千人。——清·邵长蘅《青门剩稿》 (3) 同一时候。 一时收禽(一时:同时。禽:通“擒”。收禽:逮捕奸党)。——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 一时皆下。——唐·李朝威《柳毅传》 一时齐发,众妙毕备。——《虞初新志·秋声诗自序》 (4) 一些时候 攻一时。——清·徐珂《清稗类钞·战事类》 于此(1).在此。 汉 司马相如 《上林赋》:“顺天道以杀伐,时休息於此。” 南朝 宋 颜延之 《陶徵士诔》:“依世尚同,诡时则异。有一於此,两非默置。” (2).如此。 汉 阮瑀 《为曹公作书与孙权》:“思计此变,无伤於孤。何必自遂於此,不復还之。” (3).至此;至今。 宋 苏轼 《潮州修韩文公庙碑》:“独 韩文公 起布衣,谈笑而麾之。天下靡然从公,復归于正,盖三百年於此矣。” 惺惺指聪明机警的人 方信道,惺惺自古惜惺惺。——《西厢记》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