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赵蕃的《悼竹》 全文: 此君如高人,风节常凌厉。 虽经隆冬中,正色不少替。 春今尽正月,萌蘖且次第。 天公出奇手,白昼变昏翳。 初飞佛场花,继洒鲛人涕。 群儿顾惊走,老眼亦睥睨。 是时凡草木,掩抑若自卫。 惟君独傲然,略不威严霁。 太刚竟摧折,乃悟非善计。 追怀周旋久,于此增懔{唳口换忄}。 其生既冤死,其死可轻弊。 当为杀青简,更以色丝缀。 尽书卓行人,出入生死际。 作我座右铭,蕲能免于戾。
名句书法欣赏 群儿顾惊走,老眼亦睥睨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群儿一群小儿。多用作轻蔑之辞。《汉书·霍光传》:“ 武帝 遗詔封 金日磾 为 秺侯 , 上官桀 为 安阳侯 , 霍光 为 博陆侯 ……时衞尉 王莽 子男 忽 侍中,扬语曰:‘帝(病)﹝崩﹞, 忽 常在左右,安得遗詔封三子事!羣儿自相贵耳。’” 唐 韩愈 《调张籍》诗:“ 李 杜 文章在,光燄万丈长;不知羣儿愚,那用故谤伤。” 梁启超 《自励》诗:“未学英雄先学道,肯将荣瘁校羣儿。” 惊走受惊而逃。《诗·大雅·緜》“ 混夷 駾矣” 汉 郑玄 笺:“ 混夷 ,夷狄国也。见 文王 之使者将士众过己国,则惶怖惊走,奔突入此柞棫中而逃。” 宋 苏辙 《湖阴曲》:“荒城至今人不住,狐兔惊走风萧萧。” 清 李调元 《十八日闻贼渡潼柬潘李二君》诗:“高谈天下事,满坐皆惊走。” 老眼(1).老年人的眼睛。 宋 张元干 《菩萨蛮》词:“老眼见花时,惜花心未衰。” 茅盾 《子夜》十六:“这老太婆疲倦得再也不能动了。可是她并没睡着,她睁大了血红的老眼,虚空地看着。” (2).老年人的眼力。指视力所及,亦指辨别是非好坏的能力。 唐 杜甫 《闻惠二过东溪特一送》诗:“皇天无老眼,空谷滞斯人。”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三五回:“这所谓文有定评了,可见我这双老眼还不盲。” 睥睨(1) 眼睛斜着看,形容高傲的样子 睥睨众史如庸奴。——王安石《虎图》 睥睨故久立,与其客语。——《史记·信陵君列传》 (2) 窥伺 睥睨宫闱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