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王令的《答黄薮富道》 全文: 角角适时足,力走犹或迟。 从而不逮人,不若坐视之。 而予始用此,已无先人思。 间自念斯世,固亦未易为。 以其得而惭,曷若退自宜。 老身可孔颜,饿死犹夷齐。 予心最乐此,尤喜用自持。 岂将六尺躯,贱易五羖皮。 但无百亩田,得抱刚气归。 年来事穷蹙,露暴无自依。 姊寡不能嫁,儿孤牵我啼。 平生事文字,无路活寒饥。 勉从进士科,束若缚襁儿。 时时忽自笑,往往穷加悲。 有如高飞鸟,中路饥自低。 锐知从食来,不意身投黐。 神龙拏白日,挟雨万里飞。 使其口有衔,安得无驯随。 虽然平生志,固未忍相遗。 闲时自散开,纵吟助嘘唏。 财将舒己私,岂敢偷人知。 黄君道德者,术业何颀颀。 手提九黄钟,旁取折龠吹。 悬知失气类,误以唱和期。 不知里社歌,不可郊庙施。 况余衰病余,有气亦已卑。 加之困俗学,羝角方牵羸。 诗陈尽自道,幸子怜无疵。
名句书法欣赏 平生事文字,无路活寒饥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平生(1) 终身;一生 弦弦掩抑声声思,似诉平生不得志。——唐· 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 婚姻是一个人的平生大事 (2) 向来;素来 他平生是很勤俭的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,是吾不是处。——清· 林觉民《与妻书》 文字(1) 记录语言的符号,如汉字、拉丁字母。秦始皇统一中国后,在“琅琊山刻石”中才第一次把文字叫做字 仓颉之初作书,盖依类象形,故谓之文,其后形声相益,即谓之字。文者物象之本,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。——《说文解字叙》 (2) 文章;作文 文字通顺 (3) 语言的书面形式,如汉文、俄文 (4) 文书;公文 行文字 (5) 密信 得此文字 寒饥亦作“ 寒饥 ”。寒冷和饥饿。 汉 陆贾 《新语·明诫》:“穷涉寒飢,织履而食。” 唐 韩愈 《符读书城南》诗:“不见三公后,寒飢出无驴。” 宋 秦醇 《谭意歌传》:“不惟今日重酬子,异日亦获厚利。无使其居子家,徒受寒饥。” 见“ 寒飢 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