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正人国之纪,进退系戚休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李彭的《奉酬湖阴韦深道》 全文: 参考注释人国国家。《史记·范雎蔡泽列传》:“謁君得无与诸侯客子俱来乎?无益,徒乱人国耳。” 宋 苏洵 《管仲论》:“ 竖刁 、 易牙 、 开方 三子,彼固乱人国者。”《三国演义》第四三回:“ 苏秦 佩六国相印, 张仪 两次相 秦 ,皆有匡扶人国之谋。” 鲁迅 《坟·文化偏至论》:“人国既建,乃始雄厉无前,屹然独见于天下。” 进退(1) 前进和后退 进退不由。——宋· 文天祥《指南录后序》 进退无颜仪。——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 进退坐作之方。——宋· 苏轼《教战守》 进退维谷 (2) ∶该进则进,该退则退,指言行适度 不知进退 戚休犹休戚。忧愁和欢乐;祸福。 宋 苏轼 《赐尚书左丞李清臣乞退不允批答》之二:“义既同於戚休,身岂轻於出处?” 明 陆采 《怀香记·受诏参戎》:“暴虎冯河真可愁,临时候枯荣戚休,任逆来须顺受。” 老舍 《今日》诗:“儿女竞劳动,工农共戚休。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