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名句出处出自魏晋曹植的《种葛篇》 全文:种葛南山下。
 葛藟自成阴。
 与君初婚时。
 结发恩义深。
 欢爱在枕席。
 宿昔同衣衾。
 窃慕棠棣篇。
 好乐和瑟琴。
 行年将晚暮。
 佳人怀异心。
 恩纪旷不接。
 我情遂抑沉。
 出门当何顾。
 徘徊步北林。
 下有交颈兽。
 仰有双栖禽。
 攀枝长叹息。
 泪下沾罗襟。
 良马知我悲。
 延颈对我吟。
 昔为同池鱼。
 今为商与参。
 往古皆欢遇。
 我独困于今。
 弃置委天命。
 悠悠安可任。
 
 参考注释宿昔(1) 从前;往常 宿昔青云志,蹉跎白发年。——唐· 张九龄《照镜见白发》 (2) 指很短的时间 宿昔而死 (3) 一向;向来 衣衾(1).衣服与被子。《礼记·内则》:“父母舅姑之衣衾、簟席、枕几不传。” 唐  谷神子 《博异志·崔无隐》:“师之兄以 江 西贸折,遂浪跡於 汉 南。裨将怜之,白於元戎,今於 汉 南,虽緡鏹且尽,而衣衾似给。” 宋  乐史 《广卓异记·侍读坐宣赐床归家》:“ 王迴质 自 山 东褐衣,召拜 寿王 等侍读,蒙赐牀褥、衣衾等。” (2).指装殓死者的衣服与单被。《管子·禁藏》:“棺槨足以朽骨,衣衾足以朽肉。”《孝经·丧亲》:“为之棺椁衣衾而举之。” 唐玄宗 注:“衣谓敛衣;衾,被也。” 邢昺 疏:“衾谓单被,覆尸荐尸所用。” 宋  何薳 《春渚纪闻·银盘贮首梦》:“十二月九日,虏寇东至,贼发 士元 之柩,掠取衣衾,暴尸於外。” 吴晗 《朱元璋传》第一章一:“但是,衣衾呢,棺材呢,还是没办法,再也无处去求人,只好将就,把几件破衣衫包裹了,抬到 刘 家地上安葬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