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陈襄的《马筱潭报雨》 全文:皇佑岁庚寅,阴阳久郁堙。
 二时愆雨泽,百物悯膏屯。
 谷价方翔踴,民言备苦辛。
 原畴无播种,道路有饥贫。
 县令忧忘食,斋房退省身。
 朝归占甲子,暮出看星辰。
 野祀曾徼福,雩坛示礼神。
 祈求观古法,询访得龙津。
 遣吏苹蘩洁,斋书肺腑阵。
 灵泉汲坎{上穴下臼},仙仗下嶙刚。
 雷斧潜嗔树,天波忽洒尘。
 音官沈鼓吹,市户湿衣巾。
 隆应声何速,盘旋志未伸。
 经纶惟四日,滂沛即逾旬。
 万谷山源发,三农水利均。
 趋田多耒耨,入里少刍薪。
 苗稼晨争插,坊庸夜不巡。
 讴谣兴父老,燕喜集宾亲。
 捐瘠苏中壑,生成赋大钧。
 邑人勿忘报,世世荷深仁。
 
 名句书法欣赏 万谷山源发,三农水利均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山源(1).山的深处。 唐  贺知章 《望人家桃李花》诗:“山源夜雨渡仙家,朝发东园桃李花。”《宋史·礼志十六》:“此水出於山源,清澄甘洁。” (2).指人中。唇上鼻下之间中央的凹陷处。 南朝  梁  陶弘景 《真诰·协昌期》:“鼻中隔之际,名曰山源。” 明  陈继儒 《笔记》卷一:“ 紫微夫人 誥:‘仰和天真,俯按山源。’天真是两眉之角,山源是鼻下人中也。” 三农(1).古谓居住在平地、山区、水泽三类地区的农民。后泛称农民。《周礼·天官·大宰》:“一曰三农,生九穀。”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云:“三农,平地、山、泽也。” 唐  白居易 《贺雨》诗:“宥死降五刑,己责宽三农。” 清  侯方域 《代三省督府张公祈雨文》:“兹土而五月不雨,三农之失其业者,号呼之声日彻於耳,某心窃忧焉。” (2).指春、夏、秋三个农时。 汉  张衡 《东京赋》:“三农之隙,曜威中原。”《北史·薛辩传》:“命立庠序,教以诗书,三农之暇,悉令受业。” 水利(1) 对水力资源的开发和防止水灾 水利事业 (2) 即“水利工程” 水利失修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