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方信孺的《庆远龙隐洞》 全文: 南山山北北山南,一洞中分路口三。 飞鹤叫云声自远,懒龙悭雨睡方酣。 襄公淡墨留苍壁,太史高风拂翠岚。 百尺岩前清绝处,道人先我著茅庵。
名句书法欣赏 百尺岩前清绝处,道人先我著茅庵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百尺(1).十丈。喻高、长或深。 汉 枚乘 《七发》:“ 龙门 之桐,高百尺而无枝。” 晋 左思 《咏史》之二:“以彼径寸茎,荫此百尺条。”《文选·鲍照<苦热行>》:“丹蛇踰百尺,玄蜂盈十围。” 李善 注:“百尺、十围,言其长大也。” 宋 苏轼 《惠州李氏潜珍阁铭》:“眩古潭之百尺,涵万象於瑶琨。” (2).桅杆。《文选·木华<海赋>》:“於是候劲风,揭百尺,维长綃,挂帆席。” 李善 注:“百尺,帆檣也。” 前清 对清朝的称呼 道人(1) (2) 旧时对道士的尊称 (3) 称道教徒为道人 (4) 和尚的旧称 茅庵亦作“茆菴”。茅庐;草舍。 唐 胡曾 《自岭下泛鷁到清远峡作》诗:“不为篋中书未献,便来兹地结茅庵。”《水浒传》第一回:“自向 龙虎山 顶结一茅庵,修真养性。” 明 屠隆 《昙花记·郊行卜佛》:“久居华屋,转羡茆菴。”《红楼梦》第一二○回:“两人携手而行,小廝驱车随后,到了一座茅庵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