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名句出处出自唐代崔曙的《宿大通和尚塔,敬赠如上人,兼呈常、孙二山人》 全文: 支公已寂灭,影塔山上古。 更有真僧来,道场救诸苦。 一承微妙法,寓宿清净土。 身心能自观,色相了无取。 森森松映月,漠漠云近户。 岭外飞电明,夜来前山雨。 然灯见栖鸽,作礼闻信鼓。 晓霁南轩开,秋华净天宇。 愿言出世尘,谢尔申及甫。
名句书法欣赏 一承微妙法,寓宿清净土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微妙(1) 深奥玄妙 微妙的处境 (2) 只有深入了解才能弄清楚的;只有细心体会才能觉察的 其中涉及很微妙的法律问题 (3) 必须细心掌握,否则随时都可能出差错的 微妙的乐趣 寓宿寄宿。《后汉书·郭太传》:“ 林宗 行见之而奇其异,遂与共言,因请寓宿。” 唐 李复言 《续玄怪录·李卫公靖》:“叩门久之,一人出问,公告其迷,且请寓宿。”《云笈七籤》卷一一二:“此去人家稍远,无寓宿之所,不嫌弊陋,宿於吾庐可也。” 清净(1) 心境洁净,不受外扰 清净守节 (2) 安定,不纷扰 图清净 (3) 清洁纯净 清净的山,清净的水 (4) 简明不繁 清净简易 (5) 佛教语。指远离恶行与烦恼 出家清净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