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张嵲的《游灵岩寺》 全文: 吴王避暑地,西施採香路。 陵谷隅未移,山川尚如故。 遗宫俱泯灭,轮奂乃僧户。 梵放想遗转,考槃疑簨簴。 繁华随化迁,欻若高鸟度。 忧勤及豫怠,兴隆民倾仆。 何异貉一丘,同归易晞露。 平湖际远海,环山莽回互。 涧草足芳菲,山泉多沮洳。 昔人经行处,尝会今已屡。 来者复为谁,将亦遵往步。 新故更递代,一往复何故。 日暮钟磬闻,聊将澹吾虑。
参考注释何异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与某物某事没有两样。 汉 贾谊 《鵩鸟赋》:“夫祸之与福兮,何异纠纆?” 晋 张协 《七命》:“今公子违世陆沉,避地独窜……愁洽百年,苦溢千岁,何异促鳞之游汀泞,短羽之栖翳薈。” 明 刘基 《旅兴》诗之二八:“岁暮等沦落,何异蒿与蓬?” 毛泽*东 《向国*民*党的十点要求》:“以此制宪,何殊官样文章。以此行宪,何异**。” 貉一丘《汉书·杨恽传》:“古与今如一丘之貉。”后用“貉一丘”谓同属一类,没有差别。 宋 苏轼 《过岭》诗之一:“平生不作兔三窟,今古何殊貉一丘。” 金 元好问 《祖唐臣愚庵》诗:“ 青州 荆州 兔三窟,古人今人貉一丘。” 清 查慎行 《岁寒杂感》诗之九:“谁将正变溯源流,今古何殊貉一丘。”亦作“ 貉同丘 ”。 明 吴幵 《优古堂诗话》:“ 吕吉甫 云:‘南北战争蜗两角,古今兴废貉同丘。’” 同归 有同样的结局或目的 晞露(1).日晒使露水蒸发。 汉 崔駰 《扇铭》:“有圆者扇,诞此秀仪;晞露散霾,拟日定规。” (2).朝霞。 晋 陆云 《岁暮赋》:“指晞露而怵心兮,衍死生於靡草。” 明 刘基 《蛱蝶行》:“软芳晞露春鲜妍,上有蛺蝶飞翩翩。” (3).谓沐受雨露滋润。 南朝 梁 刘孝绰 《答张左西》诗:“仙掌方晞露,灵乌正转风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