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唐代颜胄的《适思》 全文: 芳岁不我与,飒然凉风生。 繁华扫地歇,蟋蟀充堂鸣。 感物增忧思,奋衣出游行。 行值古墓林,白骨下纵横。 田竖鞭髑髅,村童扫精灵。 精灵无奈何,像设安所荣。 石人徒瞑目,表柱烧无声。 试读碑上文,乃是昔时英。 位极君诏葬,勋高盈忠贞。 宠终禁樵采,立嗣修坟茔。 运否前政缺,群盗多蚊虻。 即此丘垄坏,铁心为沾缨。 当其崇树日,岂意侵夺并。 冥漠生变故,凄凉结幽明。 悲端岂自我,外物纷相萦。 所适非所见,前登江上城。 倚楼临绿水,一望解伤情。
参考注释樵采见“ 樵采 ”。 亦作“ 樵採 ”。1.打柴。《战国策·齐策四》:“有敢去 柳下季 垄五十步而樵采者,死不赦。” 晋 张协 《杂诗》之九:“投耒循岸垂,时闻樵采音。” 清 袁枚 《新齐谐·土窟异兽》:“山崖平坦可步,相率樵採。” (2).打柴的人。 宋 林逋 《西村晚泊》诗:“田园向野水,樵採语空林。” 清 陈梦雷 《李葆甫传》:“乃募樵採十餘人,夜半缘崖先登。” 立嗣(1).确立王位继承人。《史记·孝文本纪》:“古者 殷 周 有国,治安皆千餘岁,古之有天下者莫长焉,用此者也。立嗣必子,所从来远矣。” (2).谓无子而以同宗之子承继。《儒林外史》第六回:“如今把个正经主儿去了,这些家人小廝都没个投奔,这立嗣的事是缓不得的。” 坟茔(1) 坟地 (2) 坟墓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