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我闻五株已成石,盘山楼松馀画迹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九松山》 全文: 参考注释五株指 秦始皇 所封 泰山 五大夫松。五大夫为 秦 官名,第九爵,后人误以为封五株松树,遂有此称。 唐 陆贽 《禁中春松》诗:“愿符千载寿,不羡五株封。” 宋 王令 《大松》诗:“却笑五株乔岳下,肯将直节事 秦嬴 !”参见“ 五大夫 ”。 山楼(1).山间楼房。 北周 庾信 《秦州天水郡麦积崖佛龛铭》:“水谷银沙,山楼石柱。” 唐 张祜 《题金陵渡》诗:“ 金陵 津渡小山楼,一宿行人自可愁。” 唐 孔德绍 《南隐游泉山》诗:“野花开石镜,云叶掩山楼。” (2).高楼。 唐 王勃 《九成宫颂》:“山楼兽矫,云臺鸟次。” (3).临时搭建的彩饰楼棚。 唐 苏颋 《春日芙蓉园侍宴应制》诗:“绕花开水殿,架竹起山楼。” 宋 王珪 《宫词》:“山楼彩凤栖寒月,宴殿金麟吐御香。蜀锦地衣呈队舞,教头先出拜君王。” 宋 陈元靓 《岁时广记·上元上·立棘盆》:“上乘平头輦从寺观出,由驰道入,穿山楼下过。” 画迹亦作“ 画跡 ”。亦作“ 画蹟 ”。1.画的笔法。 唐 段成式 《酉阳杂俎续集·寺塔记上》:“佛殿西廊立高僧一十六身, 天寳 初,自 南内 移来,画迹拙俗。”一本作“ 画蹟 ”。 唐 张彦远 《历代名画记·孟仲晖》:“善写貌,笔迹类 陈閎 ,又似 阎令 。时有 杜景祥 、 王允之 ,竝画迹与 仲暉 相近也。” 唐 张彦远 《历代名画记·王绍宗》:“父 修礼 ,画跡与 殷仲容 相类,亦善书。” 宋 宋敏求 《春明退朝录》卷下:“近人有收《汉祖过沛图》者,画蹟颇佳。” (2).绘画的遗迹。 唐 段成式 《酉阳杂俎续集·寺塔记上》:“会暇日,游 大兴善寺 ……游及 慈恩 ,初知官将併寺,僧众草草,乃泛问一二上人及记塔下画跡,游於此遂絶。” 罗尔纲 《南京如意里太平天囯壁画考证》:“一九五四年六月, 南京 私立新宁女子中学在 如意里 四十四号修校舍时,发现露天墙壁上有被石灰粉饰着的壁画画迹,后又在四十号学校操场发现壁画画迹两壁。” (3).划过的痕迹。 北魏 郦道元 《水经注·河水一》:“天帝释以四十二事问佛,一一以指画石,画跡故在。” 见“ 画迹 ”。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