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梅尧臣的《依韵和丁元珍寄张圣民及序》 全文:平生天下友,常以道义求。
 良朋既我遘,没齿无怨尤。
 向来六七辈,非可取次俦。
 议论吐肝胆,慷慨从窜投。
 上能同所乐,下能同所忧。
 出处乃一致,颜色无媚媮。
 诗书每博约,文酒时献酬。
 其间最达者,今已问喘牛。
 我如沟中断,不入刀斧锼。
 未忍舍素业,笔墨老更遒。
 岂愿学葛藟,柔弱附彼樛。
 但慕张平子,闲居吟四愁。
 譬若种香兰,幸勿忧臭莸。
 顾兹发向衰,仕路行将休。
 自甘贫贱死,肯作儿女羞。
 夷齐何其清,尚饿不食周。
 末途逢元珍,果然知品流。
 当时守南方,非是寡筭筹。
 城空无一兵,有智欲谁诹。
 直令韩彭处,奚所施善谋。
 在法责固深,屈辱凡几秋。
 无人一引手,落穽穷更幽。
 乃以诗战我,摐摐排利矛。
 用以以击少,左旋而右抽。
 困蹙全夺气,奔降且无由。
 孰意吾晚节,获奉君子游。
 宴屡接其席,行屡接其輈。
 遂使西归航,岸泊独淹留。
 张侯喜闻馆,坐久月影收。
 烛尽继以薪,夜分方还舟。
 自古贤与愚,一一为冢丘。
 定知不可免,安用计短修。
 会须举杯杓,亦莫忘歌讴。
 
 参考注释困蹙(1).处境窘迫。《晋书·毛宝传》:“断贼资粮,出其不意,使贼困蹙。” 明  唐顺之 《牌》:“照得前贼既被官军摧拉困蹙,沿海潜踪,势必抢船开洋。” (2).指费用短缺。 梁启超 《论加税》:“偿款议定,国用困蹙。” 夺气挫伤锐气;丧失勇气。《孙子·军争》:“故三军可夺气,将军可夺心。”《梁书·曹景宗传》:“ 景宗 等器甲精新,军仪甚盛, 魏 人望之夺气。” 唐  独孤及 《为江东节度使奏破馀姚草贼龚厉捷书表》:“贼众夺气,不知所守。” 清  魏源 《圣武记》卷六:“军士夺气,望风解体。” 无由 没有门径或机会 相见无由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