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淳化轩志愧》 全文: 由俭入奢易,由奢反俭难。 百年太平世,民物诚熙然。 以此诸物贵,平之岂易言。 设使严禁令,罹法必多焉。 游手好閒辈,亦藉谋食权。 使其尽归农,安得如许田。 均田虽有法,亦惟故纸传。 富者必失业,贫者讵被全。 图治先致乱,可不思其艰。 蒿目补苴策,淳化徒名轩。
参考注释百年(1) 指很多年 百年老屋,尘泥渗漉。——明· 归有光《项脊轩志》 百年大计 (2) 指人的一生;一辈子 百年之后,即死了以后 太平 社会安定 安于太平之乐。——宋· 苏轼《教战守》 民物(1).泛指人民、万物。 汉 蔡邕 《陈太丘碑》:“神化著於民物,形表图於丹青。” 宋 张孝祥 《与明守赵敷文书》:“执事以慈惠之师,有来作牧,布宣德意,使田野按堵,民物康阜。”《清史稿·世祖纪二》:“朕亲政以来,夙夜兢业,每期光昭祖德,蚤底治平,克当天心,以康民物。” (2).民众的财物。《后汉书·翟酺传》:“帑藏单尽,民物彫伤。”《三国志·魏志·高堂隆传》:“天作淫雨, 冀州 水出,漂没民物。” (3).犹民情、风俗。《宋书·武帝纪下》:“古之王者,巡狩省方,躬览民物,搜扬幽隐,拯灾卹患。” 宋 苏舜钦 《先公墓志铭》:“既省政,恶民物之薄。” 明 申涵光 《宿金提驿》诗:“暂宿 恆 南驛,重悲 蓟 北天。山河仍故国,民物忆初年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