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杨万里的《饯洪帅张伯子华学尚书移镇京口》 全文: 周家天球祗一只,张家今有双白璧。 前称紫薇后文昌,衙官二陆仆两唐。 金章玉句迭清锵,天孙云机织锦裳。 松心竹节争老苍,冰壶水镜明秋霜。 若不见于湖先生掌纶綍,二典三谟缯一笔。 君不见笃素先生立朝端,五臣十乱半武间。 听履星辰践台斗,翻身凤池屈伸肘。 梦入飞云卷雨帘,袖却筑岩作霖手。 滕王阁上唐阿舒,春生秋杀震江湖。 吏部未见张尚书,春生尽有秋杀无。 江西十州百万户,父非姓召母非杜。 也秪周人两句诗,岂弟君子民父母。 又去南徐作好春,落霞秋水亦眉颦。 南徐父老错欣欣,玉皇催渠转鸿钧。
名句书法欣赏 梦入飞云卷雨帘,袖却筑岩作霖手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雨帘(1).挡雨的帘子。 唐 李商隐 《燕台·夏》诗:“前阁雨帘愁不卷,后堂芳树阴阴见。” 宋 范成大 《嘲蚊四十韵》:“雨帘绣浪卷,风烛泪珠泣。” 元 虞集 《题致爽楼》诗:“客至每留风燕外,诗成多在雨帘间。” (2).像垂帘一样稠密的雨线。 郭沫若 《芍药及其他·雨》:“雨又下起来了。四处的屋檐都垂起了雨帘。” 茅盾 《子夜》七:“此时一道太阳光忽然从云块的罅隙中间射出来,通过了那些密密麻麻的雨帘,直落到小客厅里。” 作霖《书·说命上》:“若济巨川,用汝作舟楫;若岁大旱,用汝作霖雨。” 孔 传:“霖,三日雨。霖以救旱。”原谓充作救旱之雨,后以指降甘霖或下雨。 唐 杜牧 《云》诗:“莫隐 高唐 去,枯苗待作霖。” 唐 卢殷 《欲销云》诗:“如逢作霖处,当为起氤氲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