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金君卿的《游阳府寺》 全文:山肋盘纡一径斜,水烟深处梵王家。
 闻雷已荐鸡鸣笋,未火先尝雀舌茶。
 吟客披云题石壁,药僧和露扫松花。
 纵游向晚寻归路,渡口平沙卧古槎。
 
 名句书法欣赏 吟客披云题石壁,药僧和露扫松花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吟客诗人。 唐  郑谷 《寄献狄右丞》诗:“身为醉客思吟客,官自中丞拜右丞。” 南唐  李建勋 《新竹》诗:“懒嫌吟客倚,甘畏夏虫伤。” 宋  翁卷 《留别吴中诸士友》诗:“况復多吟客,令人懒欲还。” 郁达夫 《过漕浦天忽放晴》诗:“彼苍似亦怜吟客,开放南天半角晴。” 披云(1).拨开云层。 汉  徐干 《中论·审大臣》:“ 文王 之识也,灼然若披云而见日,霍然若开雾而观天。” 三国  魏  嵇康 《琴赋》:“天吴踊跃于重渊, 王乔 披云而下坠。” 明  文徵明 《寄许仲贻》诗:“几回对月思 玄度 ,安得披云见 士龙 。”按, 士龙 为 晋  陆云 字, 云间 人。因曾自称“ 云间  陆士龙 ”,故云。 (2).敬词。犹言大驾光临。比之自天而降,故云。《北史·隐逸传·徐则》:“故遣使人,往彼延请……希能屈己,佇望披云。” (3).冲霄。亦以喻得志。 唐  薛逢 《席上酬东川严中丞叙旧见赠》诗:“昔记披云日,今逾二十年。声名俱是梦,思旧半归泉。” 明  高明 《琵琶记·杏园春宴》:“锦韉灿烂披云,银鐙荧煌曜日。” 石壁 有相当高度、表面呈垂直或悬垂的悬崖或峭壁 扫松扫墓。 宋  李之彦 《东谷所见·先垄》:“吾乡多於至节、岁节、清明诣坟所……乘祭之后,大率与兄弟、妻子、亲戚、契交放情游览,尽观而归。至节、岁节非扫松也,祇赏梅耳;清明非省墓也,祇踏青耳。”《古谣谚·<寒食占雨谚>序》:“《四时占候》:寒食係清明前一日,人家墓祭,谓之‘扫松’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