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袁燮的《以鉴赠赵制置》 全文: 吁嗟此鉴,惟铜之精。 磨之治之,莹乎其明。 其明维何,洞烛毫发。 非由外至,实自中发。 我有良友,天支之英。 雄镇江淮,为时长城。 我宝此鉴,持以赠之。 此鉴此心,昭晰无疑。 鉴揭於斯,中涵万象。 物自不逃,初非鉴往。 人心至神,无体无方。 有如斯鉴,应而不藏。 鉴以尘昏,心以欲翳。 欲全其明,盍去其累。 经武折冲,厥任匪轻。 勿贪小利,勿徇虚名。 律身惟谨,上功必实。 欺心不萌,精忠贯日。 选择僚佐,为已强助。 众明翼之,厥光弥著。 昔者武侯,发教群下。 孜孜求益,不自满假。 陆抗摧敌,东还乐乡。 貌无矜色,谦冲如常。 两贤之心,惟其罔蔽。 千载凛然,犹有生气。 惟君天资,无歉古人。 愿如斯鉴,光景常新。
名句书法欣赏 吁嗟此鉴,惟铜之精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吁嗟(1).叹词。表示忧伤或有所感。《楚辞·卜居》:“吁嗟嘿嘿兮,谁知吾之廉贞。”《文选·谢朓<和王著作八公山诗>》:“平生仰令图,吁嗟命不淑。” 李善 注引 薛君 《韩诗章句》:“吁嗟,嘆辞也。” 陈毅 《感事书怀》诗:“吁嗟我与汝,沧海之一粟。” (2).叹词。表示赞美。 明 黄溥 《闲中今古录》:“至今儿孙主沙漠,吁嗟 赵 氏何其隆!” 清 黄遵宪 《纪事》诗:“吁嗟 华盛顿 ,及今百年矣。” (3).哀叹;叹息。《孔子家语·执辔》:“民恶其残虐,莫不吁嗟。” 汉 王符 《潜夫论·救边》:“一人吁嗟,王道为亏。” 唐 寒山 《诗》之二○四:“世人何事可吁嗟,苦乐交煎勿底涯。”《剪灯新话·秋香亭记》:“女吁嗟抑塞,不能致辞。”《红楼梦》第三五回:“那鸚哥便长叹一声,竟大似 黛玉 素日吁嗟音韵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