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陈文蔚的《寄题吴子似所居二首读书亭》 全文: 古人花不可见,花千卷留遗编。 要非纸上语,至理实参前。 列圣精微心,舍此将何传。 极本会於一,枝叶数万千。 博文可约礼,掘井志得泉。 兹乃读花旨,涵泳当忘年。 勿以急迫求,留神尝静专。 说勿事悠悠,岁月空推迁。 久而竟纯熟,脱落不知然。 众理斯旁参,如海地百川。 又如庖丁刀,体解牛无全。 超然得我心,枫鉴非方圆。 书在言语后,用起言语先。 唐人资缀缉,汉儒拘训笺。 记诵日益博,畴知心鉴昏。 祗足聘驰骛,与道实天渊。 镇山名亭意,难与世人言。 方将屏俗虑,日夕亲圣贤。 见闻岂足道,孰是入德门。 隐几无别事,真趣在穷研。 一时忽冰释,花柳春无边。 此时案上花,始可付蹄筌。
参考注释此时这时候。《后汉书·刘玄传》:“﹝ 韩夫人 ﹞輒怒曰:‘帝方对我饮,正用此时持事来乎!’” 唐 白居易 《琵琶记》:“别有幽愁暗恨生,此时无声胜有声。”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四三回:“此时已经四更天光景了。” 蹄筌(1).语本《庄子·外物》:“筌者所以在鱼,得鱼而忘筌;蹄者所以在兔,得兔而忘蹄;言者所以在意,得意而忘言。”蹄,兔罝;筌,鱼笱。谓语言蹄筌都是有形的迹象,道理与猎物才是目的。后常以“蹄筌”指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,或反映事物的迹象。《宋书·谢灵运传》:“磻弋靡用,蹄筌谁施。” 南朝 陈 姚最 《<续画品>序》:“自非渊识博见,熟究精麤,摈落蹄筌,方穷至理。” 清 毕沅 严长明 《寿王述庵联句》:“幽思吞卦画,妙解证蹄筌。” (2).指水产和野味。 清 赵翼 《杨桐山招饮》诗:“世人竞翊开华筵,广徵水陆穷蹄筌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