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张嵲的《赠别》 全文: 艾杼灭浇殪,方召平夷蛮。 夏书纪少康,小雅咏周宣。 茂烈盖当代,休声垂亿年。 君臣今望之,犹若神人然。 皇天昔降乱,国步多艰辛。 海宇政摇荡,封疆托大臣。 召旻歌卒章,三复徒怆神。 寇攘有厚赏,山林多贱贫。 小夫矜宠秩,持以傲寒士。 达人每大观,讵肯屈其志。 从人畏损名,不从斯逆耳。 肮脏每不容,委随多狥死。 孔明佐玄德,君臣称鱼水。 田祖辅本初,愎谏昧良图。 蜀成鼎足势,卧龙名益都。 袁丧官渡师,二臣随见屠。 女萝依青松,蔹蔓相绵延。 岁暮饶雪霜,枝干犹萦缠。 蔓草生毁垣,逢时亦芊芊。 积雨毁垣坠,茹颖亦以乾。 婉婉我良友,才具宜佐时。 果敢无与前,议论有余资。 功名可立致,要当慎其为。 吴橘北化橙,良玉贵不缁。 行矣保令图,怀哉丝路悲。
参考注释寇攘(1).劫掠;侵扰。《书·费誓》:“无敢寇攘,踰垣墙,窃马牛,诱臣妾,汝有常刑。” 孔 传:“军人无敢暴劫人。” 宋 岳飞 《奏乞复襄阳札子》:“今外有 金 敌之寇攘,内有 杨么 之窃发。” (2).引申指由兵匪劫掠侵夺所造成的祸乱。 宋 曾巩 《明州谢到任表》:“赖上威灵,致寇攘之熄灭;属时休庆,获稼穡之丰登。” 山林有山和树木的地方 山林地区 贱贫(1).卑贱贫困。《楚辞·九章·惜诵》:“思君其莫我忠兮,忽忘身之贱贫。”《梁书·儒林传·范缜》:“ 子良 问曰:‘君不信因果,世间何得有富贵,何得有贱贫?’”《新唐书·魏元忠传》:“志士在富贵与贱贫,皆思立功名以传于后,然知己难而所遇罕。” 清 唐孙华 《次韵酬宫恕堂》:“素志安贱贫,心计鄙钻核。” (2).指卑贱贫困的人。 唐 卢纶 《过司空曙村居》诗:“遂性在耕稼,所交唯贱贫。” 元 揭傒斯 《送袁先辈之旴江》诗:“贱贫恋知己,亲爱畏离别。” 清 方文 《送陈子垣游上谷兼寄从子奕于司理》诗:“主是贱贫交不薄,文因山水助非虚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