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晁补之的《追和陶渊明归去来辞》 全文: 归去来兮,吾无以归奚以归。 既身不足以任责,畏首尾而心悲。 慕往昔之经世,嗟吾力之莫追。 彼辞位而灌园,岂吾今之独非。 雨冥冥而荷笠,榛莽莽厕褰衣。 我行野而视天,觉宇大而身微。 乃矜虻蚷,止驱息奔。 背隍筑室,面坂植门。 三绶从褫,图书尚存。 忘瓠落之可忧,比浮海之为樽。 跞太初而游意,弊无极而雕颜。 反国蜗而自足,俯巢幕而亦安。 解予辔之沃濡兮,脱予牵之间关。 识鸟鸣而物华,陶阳气以流观。 悟息渊而消枝,亦墐户而俱环。 惟文字之幼工,则虽老而桓桓。 归去来兮,彼河滨之善游。 或往学而丧生,复里粮其安求。 善陶生之逹情,不与世兮同忧。 实迷途其已远,惧斯人之莫畴。 或待兔守株,或遗剑刻舟。 虽成事之不说,聚悔踰于山丘。 庶西方之至言,聊反闻而逆流。 守一静而为君,亦何往而不休。 已焉哉,一书一夜成四时。 子之叹川逝不留,颓光不可使东之。 韩终王子乔,汗漫难与期。 俯寸田之荆棘,曷不旦耘而暮耔。 悲在堂之蟋蟀,惭不乐于唐诗。 悟死生之如梦,亘今古而无疑。
名句书法欣赏 惟文字之幼工,则虽老而桓桓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文字(1) 记录语言的符号,如汉字、拉丁字母。秦始皇统一中国后,在“琅琊山刻石”中才第一次把文字叫做字 仓颉之初作书,盖依类象形,故谓之文,其后形声相益,即谓之字。文者物象之本,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。——《说文解字叙》 (2) 文章;作文 文字通顺 (3) 语言的书面形式,如汉文、俄文 (4) 文书;公文 行文字 (5) 密信 得此文字 桓桓 威武的样子 桓桓于征。——《诗·鲁颂·泮水》 尚桓桓。——《书·牧誓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