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兵荒兼岁恶,吁嗟此黎氓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张嵲的《上二溪山》 全文: 参考注释兵荒战争造成的饥荒及其他灾祸。《后汉书·冯鲂传》:“自 永初 兵荒,王侯租秩多不充,於是特詔以它县租税足 石 ,令如旧限,岁入穀三万斛,钱四万。”《南史·沉恪传》:“兵荒之后,所在残毁。” 唐 陆龟蒙 《送豆卢处士谒宋丞相序》:“ 吴 中兵荒来,人不足犬豕之食,安能遂退藏耶?”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《太平天囯·天朝田亩制度》:“如一家有婚娶弥月事给钱一千,穀一百斤,通天下皆一式,总要用之有节,以备兵荒。” 岁恶谓一年无收成。《汉书·食货志上》:“失时不雨,民且狼顾;岁恶不入,请卖爵、子。”《汉书·卜式传》:“往年 西河 岁恶,率 齐 人入粟。” 颜师古 注:“岁恶,犹凶岁也。《礼记》曰:‘岁凶,年穀不登。’”《新唐书·柳公绰传》:“遭岁恶,撙节用度,輟宴饮,衣食与士卒钧。” 吁嗟(1).叹词。表示忧伤或有所感。《楚辞·卜居》:“吁嗟嘿嘿兮,谁知吾之廉贞。”《文选·谢朓<和王著作八公山诗>》:“平生仰令图,吁嗟命不淑。” 李善 注引 薛君 《韩诗章句》:“吁嗟,嘆辞也。” 陈毅 《感事书怀》诗:“吁嗟我与汝,沧海之一粟。” (2).叹词。表示赞美。 明 黄溥 《闲中今古录》:“至今儿孙主沙漠,吁嗟 赵 氏何其隆!” 清 黄遵宪 《纪事》诗:“吁嗟 华盛顿 ,及今百年矣。” (3).哀叹;叹息。《孔子家语·执辔》:“民恶其残虐,莫不吁嗟。” 汉 王符 《潜夫论·救边》:“一人吁嗟,王道为亏。” 唐 寒山 《诗》之二○四:“世人何事可吁嗟,苦乐交煎勿底涯。”《剪灯新话·秋香亭记》:“女吁嗟抑塞,不能致辞。”《红楼梦》第三五回:“那鸚哥便长叹一声,竟大似 黛玉 素日吁嗟音韵。” 黎氓亦作“ 黎萌 ”。黎民。 汉 王褒 《四子讲德论》:“况乎圣德巍巍荡荡,黎氓所不能命哉。”《后汉书·朱穆传》:“更选海内清淳之士,明达国体者,以补其处。即陛下可为 尧 舜 之君,众僚皆为 稷 契 之臣,兆庶黎萌蒙被圣化矣。”《隋书·薛道衡传》:“薄赋轻徭,务农重穀,仓廪有红腐之积,黎萌无阻飢之虑。” 明 陈子龙 《曜灵》诗之六:“悍阳骄骄,忧我黎氓。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