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游焦山作歌再叠旧作韵》 全文: 焦山侵寻亦有屋,难傲金山独在腹。 土为母子木弟兄,世人惯作响应声。 太古以来大江水,岂知较此与量彼。 三诏先生如可起,首肯吾言叹止止。 水流地而云行空,谁论有是有非是。 维舟登岸又斯辰,如来默坐何脩勤。 无色声香味触法,施檀礼足徒纷纭。 风幡不动自标偈,龙象变见皆成文。 吾方兴属层峰云,下映江色青氲氲。 今新昔故泯芥□,南疆北界谁区分。 东瞻海门詄荡荡,百川虚受胥平吞。 蓬莱方丈竟何处,祗馀潮声朝暮闻。
参考注释母子(1).母亲和儿子。《左传·隐公元年》:“公入而赋:‘大隧之中,其乐也融融!’ 姜 出而赋:‘大隧之外,其乐也洩洩!’遂为母子如初。” 汉 祢衡 《鹦鹉赋》:“痛母子之永隔,哀伉儷之生离。” 唐 白居易 《母别子》诗:“以汝夫妇新嬿婉,使我母子生别离。”《水浒传》第二回:“﹝ 史进 ﹞説道:‘师父只在此间过了,小弟奉养你母子二人,以终天年。’” (2).本源。偏义复词,偏于“母”。《朱子语类》卷三:“先儒言‘口鼻之嘘吸为魂,耳目之聪明为魄也’,只説得大概,却更有个母子,这便是坎离水火,煖气便是魂,冷气便是魄。” 清 翟灏 《通俗编·母子》:“母子犹云本元。今人多有此语,如所谓母子酱油之类。” 弟兄(1) 弟弟和哥哥 亲弟兄 (2) 也用作朋友之间的称呼 世人 世上的人;普通人 世人皆知 自李唐来,世人甚爱牡丹。—— 宋· 周敦颐《爱莲说》 响应 指其如回响的应声 响应你的要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