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明代李廷美的《送杨维新归四明省亲》 全文: 我昔隐居白云边,耳闻学士杨大年。 比来偶尔识丰采,岿然如睹蓬壶仙。 云霄籍籍纷簪组,学士才华独奇古。 史笔浑雄司马迁,词源浩瀚唐韩愈。 十年坐对玉堂春,九重眷顾应殊伦。 大羹未试调和手,陈情暂乞归宁亲。 都城八月秋风早,浮云捲尽天如扫。 拜宠初辞五凤楼,香车便出长安道。 大通桥头流水香,槐阴细细槐花黄。 临岐酌酒一为别,兴发不辞归路长。 画船锦缆波千顷,客散风恬醉初醒。 两岸斜阳万里情,半江斜日孤帆影。 行行遥指浙东城,天际逶迤不断青。 苏台月色吟边见,鄞水潮声梦里听。 倚门慈母头如雪,宫锦新衣懒不着。 元炜登堂夙愿偿,曾参调膳离忧歇。 故山依旧故人疏,吊古登高思有馀。 重门日暖高轩屦,曲巷频回长者车。 一时游乐未知极,转头便见梅花白。 海味虽甘久佳人,文星长照东归客。 吾皇图治初励精,瓦缶毁弃黄钟鸣。 先生欲副苍生望,移孝为忠是别情。
参考注释苏台(1).即 姑苏台 。又名 胥台 。在 苏州 西南 姑苏山 上。相传为 春秋 时 吴王 阖庐 所筑, 夫差 于台上立 春宵宫 ,作长夜之饮。 越国 攻 吴 , 吴 太子 友 战败,遂焚其台。 唐 王勃 《乾元殿颂》:“风寒 碣馆 ,露惨 苏臺 。” 清 王士禛 《池北偶谈·谈艺九·宋人绝句》:“行人悵望 苏臺 柳,曾与 吴王 扫落花。” (2).因 苏台 地处 苏州 ,故亦用以借指 苏州 。 宋 吴处厚 《青箱杂记》卷八:“ 苏 有 姑苏臺 ,故 苏州 谓之 苏臺 。” 清 赵翼 《到家正值山茶花盛开》诗:“寻春步屐遍 苏臺 ,带得餘香转櫂回。” 陈去病 《丁未八月海上藏书楼夜坐杂感》诗:“ 浙江 潮猛 苏臺 烬,意向 吴淞江 口行。”参见“ 姑苏臺 ”。 月色 月光 边见(1).见“ 边执 ”。 (2).谦词。浅见。 清 李渔 《闲情偶寄·声容·文艺》:“此予边见,高明者閲之,势必哑然一笑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