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郭印的《送莫少虚赴省试》 全文: 莫君江南佳公子,才华秀拔春兰馥。 少年意气壮虹霓,豪迈不入时人目。 酒量逡巡百盏空,诗锋顷刻千毫秃。 我从识面已忻慕,每恨往还心未熟。 官同古雒岂偶然,一见相忘倒胸腹。 谈道论文俱入妙,夜阑烛短频更仆。 圣处玄微得我疑,君独心通如破竹。 要将土苴活邦家,条上封章抵车轴。 嘉谋谠议期见用,不学贾生空痛哭。 行行提笔战春闱,箧中尚有三千牍。 科名唾手真馀事,力转天回乃民福。 当今公道青云平,忍埋光采甘沈陆。 欲随君往路无繇,只欠双翰来插肉。 殷勤别酒休辞醉,马已就衔车已輹。 蜀山崎岖秦甸寒,屈指深冬到辇毂。 焚舟计决携家去,努力加餐此为祝。
名句书法欣赏 我从识面已忻慕,每恨往还心未熟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识面(1).相见。 唐 韩愈 《答张彻》诗:“首敍始识面,次言后分形。” 宋 陆游 《赠应秀才》诗:“辱君雪里来叩门,自説辛勤求识面。” 清 薛福成 《庸盦笔记·轶闻·河工奢侈之风》:“有为宾主数年,迄未识面者。” (2).见过面;熟识。 唐 韩愈 《顺宗实录四》:“ 贄 居 忠州 十餘年,常闭门不出入,人无识面者。”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七十回:“看着路傍,专望一识面之人经过此地,便是救星。” 茅盾 《虹》五:“从未有过一个仅仅识面的男子对她这样地关切,这样地热心,并且这样地努力想博她的欢心。” (3).犹世面。《儒林外史》第二七回:“呸!你这死不见识面的货。” 忻慕高兴而仰慕。《史记·管晏列传》:“假令 晏子 而在,余虽为之执鞭,所忻慕焉。” 宋 曾巩 《相制二》:“朕观前代君臣之际,圣贤相与之盛,慨然忻慕,愿比迹焉。”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劳山道士》:“ 王 窃忻慕,归念遂息。” 梁启超 《南学会叙》:“则 启超 日日执鞭以从诸君子之后,所忻慕焉。” 还心归心。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:“ 良 因説 汉王 曰:‘王何不烧絶所过栈道,示天下无还心,以固 项王 意。’” 宋 罗大经 《鹤林玉露》卷六:“ 项羽 救 赵 ,既渡,沉船破甑,持三日粮,示士必死无还心,故能破 秦 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