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明代左光斗的《报国寺看松同李懋明御史邹匪石吏部》 全文: 梵宇纷披松十围,龙鳞高挂鹤来归。 拥护天阙心独苦,涉历冰霜势欲飞。 寒柯苒放伸劲铁,皴皮细蹙姿态裂。 怒枝云霄敌蛟龙,老根连蜷缠虹霓。 清风吹散何萧骚,妙音众乐生波涛。 碧云秋影横僧榻,金粉春花点客袍。 我闻庐山之松参天起,孤高挺秀吸江水。 天柱龙山遥相望,尔我贞心毋乃是。 长安遍地桃李花,笑他夭冶擅繁华。 五侯七贵争相看,岁寒谁为过君家。 与君手挽长松株,向僧还索长松图。 安得携松置丘壑,远避如今五大夫。
参考注释拥护(1) 扶助;保护 拥护百姓 (2) 簇拥 花荣等拥护着宋江 (3) 对领袖、党派、政策、措施等表示赞成并全力支持 拥护改革 (4) 照料;护理 鲁惠分付楚娘好生拥护。——《八洞天》 (5) 卫士;侍从 我和你只做得个拥护,保得他身在命在,替不得这些苦恼,也取不得经来。——《西游记》 天阙(1).天上的宫阙。 南朝 宋 颜延之 《为织女赠牵牛》诗:“惭无二媛灵,託身侍天闕。” (2).天子的宫阙,亦指朝廷或京都。《宋书·桂阳王休范传》:“便当投命有司,谢罪天闕。” 北魏 杨衒之 《洛阳伽蓝记·闻义里》:“ 惠生 在 乌场国 二年,至 正光 三年二月,始还天闕。” 唐 韩愈 《赠刑部马侍郎》诗:“暂从相公平小寇,便归天闕致时康。” 清 吴伟业 《题崔青蚓洗象图》诗:“十丈黄尘向天闕,霜天夜踏宫墙月。” (3).指两峰对峙之处。因其形似双阙,故称。 南朝 陈 徐陵 《劝进梁元帝表》:“何必西瞻虎踞,乃建王宫;南望 牛头 ,方称天闕。” 唐 杜甫 《游龙门奉先寺》诗:“天闕象纬逼,云卧衣裳冷。” 仇兆鳌 注引 韦述 《东都记》:“ 龙门 号双闕,与大内对峙,若天闕然。” (4).星名。《史记·天官书》:“两河、天闕间为关梁。” 涉历(1) 经过;经历 涉历三载 (2) 涉猎 涉历经史 冰霜(1) (2) 比喻操守纯洁清白 志固冰霜。——《临川烈武王道规传》 (3) 比喻神色严肃或态度冷淡 凛若冰霜 冷若冰霜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