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竹叶舟前客念家,慈云瓮里事如麻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陈造的《书南柯太守曲后二首》 全文: 名句书法欣赏
参考注释竹叶舟唐 李玫 《异闻实录》载: 江南 人 陈季卿 游 长安 ,十年不归。一日于 青龙寺 访僧不遇,见壁间有寰瀛图,叹曰:“得此径归,不悔无成。”旁有一翁笑曰:“此何难。”乃折阶前竹叶,置图上 渭水 中,谓 陈 曰:“注目於此,如愿矣。” 陈 熟视之,恍然登舟,至家团聚。待复返 青龙寺 ,山翁尚拥褐而坐。后用为送人归里的典实。 宋 范成大 《重送伯卿》诗:“故人竹叶舟,岁晚梦漂泊。” 元 范康 《竹叶舟》第一折:“[ 陈季卿 云]恰纔是一片竹叶儿,黏在壁上怎么就变成一隻船,可也奇怪。” 客念客中的思绪。 南朝 齐 谢朓 《冬绪羁怀》诗:“客念坐嬋媛,年华稍菴薆。” 唐 王勃 《春游》诗:“客念纷无极,春泪倍成行。今朝花树下,不觉恋年光。” 慈云佛教语。比喻慈悲心怀如云之广被世界、众生。 南朝 梁简文帝 《大*法颂》:“慈云吐泽,法雨垂凉。” 唐太宗 《三藏圣教序》:“引慈云於西极,注法雨於东陲。” 明 崔子忠 《送僧归滇南》诗:“兵戈前路息,万里忆慈云。” 清 纪昀 《阅微草堂笔记·姑妄听之一》:“仰藉慈云之庇,庶宽雷部之刑。” 如麻(1).形容杂乱。 南朝 梁 丘迟 《答徐侍中为人赠妇》诗:“糟糠且弃置,蓬首乱如麻。”如:心乱如麻。 (2).形容密集、多。 唐 杜甫 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:“牀头屋漏无乾处,雨脚如麻未断絶。” 元 陈樵 《山水》诗:“青山如髻树如麻,茅屋青帘认酒家。”《醒世恒言·隋炀帝逸游召谴》:“玉树歌残舞袖斜, 景阳宫 里事如麻。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