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读画楼》 全文:画之为物有今古,画之为理有变常。
 笔以写者常如是,形以现者变无方。
 此日之楼此日画,四时每易其景光。
 常如是尚易为拟,变无方乃参难详。
 然则斯画作何读,默而识之以弗忘。
 
 参考注释然则 连词,用在句子开头,表示“既然这样,那么…” 是进亦忧,退亦忧,然则何时而乐耶。——宋· 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 画作犹画成。 唐  杜甫 《画鹰》诗:“素练风霜起,苍鹰画作殊。” 宋  苏轼 《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》诗之二:“那将春蚓笔,画作风中柳。” 默而识之默:不语,不说话。识:记。把所见所闻默默记在心里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