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明代石宝的《送杨提学应宁》 全文: 蚤闻伯起誉,亦欲抠吾衣。 长风振郊壑,云龙忽分飞。 仰止徒高山,而势不能依。 文章绚圭璧,日得窥馀辉。 皋鸟倏一举,渊鱼遂其肥。 道合志乃同,此意识者稀。 所以渊明琴,不在弦与徽。 京国再相逢,蹲豸有馀威。 一展畴昔愿,清论聆霏霏。 洒我尘埃襟,登之清风矶。 虽非暮春姿,忽尔吟咏归。 何怪公门人,器识俱可希。 公门有青骢,行色动朝晖。 安能一束刍,聊以驻騑騑。 晨星本易散,流云亦易微。 溯彼西北风,兹怀良不违。
参考注释公门(1).古称国君之外门为“公门”。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国君下齐牛,式宗庙,大夫士下公门,式路马,乘路马,必朝服。”《穀梁传·庄公元年》:“秋,筑王姬之馆于外。筑,礼也;于外,非礼也。筑之为礼,何也?主王姬者,必自公门出。”《史记·张释之冯唐列传》:“顷之,太子与 梁王 共车入朝,不下司马门,于是 释之 追止太子、 梁王 无得入殿门。遂劾不下公门不敬,奏之。” (2).官署,衙门。《荀子·强国》:“观其士大夫,出於其门,入於公门,出於公门,归於其家,无有私事也。” 北齐 颜之推 《颜氏家训·后娶》:“身没之后,辞讼盈公门,谤辱彰道路。” 唐 张固 《幽闲鼓吹》:“ 张长史 释褐为 苏州 常熟 尉,上后旬日,有老父过状,判去。不数日復至。乃怒而责曰:‘敢以閒事屡扰公门!’”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折狱》:“杀*人之罪已定,但得全尸,此案即结;案后,速醮可也。汝少妇,勿復出入公门。” 郭沫若 《反正前后》七:“有过一位总督很喜欢他,他时常出入公门。” 器识 器量与见识 器识弘旷,时人罕能测之。——《晋书·张华传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