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郭印的《中秋月试院中作呈莫少虚》 全文: 月色本无别,殊观空世情。 今宵云四卷,冰蟾照寰瀛。 无端坐文闱,兀若翳双睛。 窥牖偶一见,始验阴阳并。 孤光何自来,遡日以为明。 三五魄既绝,轮郭自充盈。 循环到今夕,逢金气转清。 乃知造物意,微妙不可名。 伊余禀赋初,二曜同流行。 呼吸即寒暑,乾坤屹峥嵘。 隋珠弹高鸟,惜哉轻此生。 恨无腾化术,返老成童婴。 要须验羲易,观象研其精。 圣处傥心悟,超然合混成。
名句书法欣赏 要须验羲易,观象研其精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要须(1).必须;需要。《三国志·魏志·蒋济传》:“天下未寧,要须良臣以镇边境。” 北魏 贾思勰 《齐民要术·造神麴并酒》:“满二石米以外,任意斟裁。然要须米微多,米少酒则不佳。” 宋 李纲 《又与张相公书》:“昨日得报,止遣水军屯 蘄阳 ,要须 九江 有兵与之相照应,乃为得策。” (2).必定;总会。 唐 雍陶 《感兴》诗:“贫女貌非丑,要须缘嫁迟。” 宋 苏辙 《病后》诗:“芭蕉张王要须朽,云气浮游毕竟虚。” 清 顾炎武 《祖豫州闻鸡》诗:“岂足占时运,要须振羽翰。” 羲易《周易》的别称。因 伏羲 始作八卦,故名。 宋 苏轼 《贺邻帅及监司冬至启》:“既醉太平,实具 周 诗之福;大有元吉,允符 羲 《易》之占。” 观象(1).观察卦爻之象。古人用以测吉凶。《易·繫辞上》:“圣人设卦观象,繫辞焉而明吉凶,刚柔相推而生变化。” 宋 陈亮 《祭吕东莱文》:“讲观象之妙理,得应时之成能。” (2).观测天象。《三国志·吴志·虞翻传》:“观象云物,察应寒温。” 唐 杨炯 《浑天赋》:“故知天常安而不动,地极深而不测,可以作观象之準绳,可以作谭天之楷式。”《隋唐演义》第二九回:“ 煬帝 携着 袁紫烟 ,同上臺去观象。” (3).谓取法,效法。 晋 陆机 《文赋》:“俯貽则於来叶,仰观象於古人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