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文同的《秋居览景因感所事》 全文: 閒居闭穷巷,拙者诚所宜。 掩书坐前楹,默与天理期。 是时新雨收,物物含秋姿。 疏檐正残日,曲几方凉颸。 群雀下空阶,逐逐顾且随。 微虫出幽隙,绕绕行复飞。 疏篁挺坚劲,不并草木衰。 丛兰吐芬芳,岂畏霜露知。 观此动与植,一一全天资。 因念物禀生,有性各异持。 夫人为灵者,仁义实所尸。 胡为智巧役,所有日夜隳。 不能保其元,妄事纷扰为。 汲汲以就死,所耗无纤釐。 还本既不完,何用冠且衣。 余因激所遇,揽笔成此诗。 庶哉学者心,读已而悟兹。
名句书法欣赏 庶哉学者心,读已而悟兹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学者(1).做学问的人;求学的人。《论语·宪问》:“古之学者为己,今之学者为人。”《礼记·学记》:“学者有四失,教者必知之。” 唐 薛存诚 《太学创置石经》诗:“儒林道益广,学者心弥鋭。” 宋 吴曾 《能改斋漫录·记事一》:“ 滎阳 吕公 教学者读书,须要字字分明。” 清 姚衡 《寒秀草堂笔记》卷三:“学者当知所尚,不可视两刻为寻常而忽之耳。” (2).在学术上有一定造诣的人。《庄子·刻意》:“语仁义忠信,恭俭推让,为修己而已矣;此平世之士,教诲之人,游居学者之所好也。” 成玄英 疏:“斯乃 子夏 之在 西河 , 宣尼 之居 洙 泗 ,或游行而议论,或安居而讲説,盖是学人之所好。”《史记·伯夷列传》:“夫学者载籍极博,犹考信於六蓺。”《旧五代史·晋书·史匡翰传》:“尤好《春秋左氏传》,每视政之暇,延学者讲説,躬自执卷受业焉。” 清 李渔 《比目鱼·赠行》:“昨日在几案之上,又见他几首新诗,竟是一个大文人真学者。” 鲁迅 《而已集·读书杂谈》:“研究文章的历史或理论的,是文学家,是学者。” 已而(1) 不久;后来 突然雷电大作,已而大雨倾盆 已而夕阳在山,人影散乱,太守归而宾客从也。—— 宋· 欧阳修《醉翁亭记》 已而英、 霍山师大起。—— 清· 全祖望《梅花岭记》 (2) 罢了;算了 (3) 时而(叠用) 旁观皆为之嘻笑,已而叹骇,已而怒骂。——宋· 陈亮《甲辰答朱元晦书》 |